模块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湖泊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2.若“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以公式的形式表达为N=N0λt。甲、乙是两个种群,它们侵入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某时期自然增长率的值(α>0)如图所示,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侵入该自然生态系统后,α=λ B.该时期甲种群增长的个体数大于乙种群增长的 C.该时期乙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相等 D.甲种群的种群数量将一直增加 3.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沿河岸分布的某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 B.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都采用1 m2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精确性 C.抽样检测湖水中某种蓝细菌种群数量时,不计数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个体 D.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可以在不直接捕捉的情况下调查大型肉食动物的种群密度 4.近岸海域的浮游植物容易受到水温、盐度以及浮游动物种类和密度的影响。对渤海某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调查时间 属、种 优势种 6月份 25属35种 斯氏几内亚藻、夜光藻 9月份 39属79种 尖刺伪菱形藻、中肋骨条藻 A.这两个月份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不同 B.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C.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太阳辐射的强度、光照时间的长短及海水表层温度会影响浮游植物的优势种 5.下表为某林地阳坡的山桃、丁香等物种生态位重叠值(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0.124 0.125 0.148 丁香 0.124 1 0.734 0.761 油松 0.125 0.734 1 0.884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A.阳坡和阴坡的物种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山桃、丁香、油松、刺槐中,油松与刺槐竞争资源最为剧烈 C.确定山桃的生态位,需要调查其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 D.每种植物占据固定不变的生态位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6.电影《长安三万里》讲述了大唐的文人故事,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下列对电影中诗句的生物学分析,正确的是( )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红豆的分布及生长发育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体现了群落丰富度逐渐减小的演替过程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体现菊花是长日照植物,其开花受光照时长的影响 7.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大量的牦牛粪便直接沉积在草地表面,对该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土壤动物是分解牦牛粪便的重要生物。如图为研究人员采集土壤动物自制的“干漏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牦牛粪便长时间沉积在草地表面会影响草地植被生长和家畜采食 B.分解牦牛粪便的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中的关键成分 C.“干漏斗”法适用于某些不方便用镊子夹取的土壤动物的采集 D.季节变化会改变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影响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8.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则还缺少分解者 B.狐狸在该食物网中占据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C.若草食昆虫突然减少,则兔的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D.吃虫的鸟与肉食昆虫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9.生态农业园需要人工投入较多的物质和能量,研究者对某个生态农业园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