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1351

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课件+课时分层作业+答案3份打包)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4914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3份,答案,作业,分层,课时
    课时分层作业(15)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题组一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1.下列行为中,能减小生态足迹的是(  ) A.由开私家汽车改为使用共享单车 B.多吃肉食,少吃素食 C.生活垃圾一律焚烧处理 D.使用一次性木筷 2.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B.同等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大于农田 C.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不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D.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3.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可以改造地球,人口可以不断增长 B.人口剧增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 C.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所以我国人口的K值为15亿 D.如果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人口密度一定不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不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不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通过比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可定量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 B.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C.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可减小生态足迹中的碳足迹 D.当生态承载力总量大于生态足迹总量时即出现生态赤字 6.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例如,碳足迹是指扣除海洋对碳吸收之后,吸收化石燃料排放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除化石燃料燃烧外,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还有_____ _____。 (2)生态足迹越大,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以减小生态足迹,若将动物(草食)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2,则其生态足迹为原来的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科学家统计了从1961年到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表示_____与生态足迹总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且从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据图分析判断,“生态赤字”越来越大的原因是_____ _____。 (4)下列哪一举措不利于使生态超载的地球减小“生态赤字”?_____。 A.进行垃圾分类 B.大力植树造林 C.工厂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D.沿海兴建化工厂,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题组二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7.下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指(  ) A.土地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气候变暖 8.加拿大环境学家曾在北极拍摄到令人震撼的一幕:两只北极熊小心翼翼地站在浮冰之上,进退两难,这已然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悲剧性的象征。根据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 ℃,最乐观的估计也将升高1.1~4 ℃。根据你的预测,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①极端气候灾害频发 ②南极冰盖融化,地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