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3090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教学课件(共3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7196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七年级,历史,初中,2024,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此画像砖上的宅院由长廊围绕,院中又用长廊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大门在左下方,门内有两鸡相斗。一进为过厅,内院有双鹤对舞。二进为堂屋,系面阔三间的单檐悬山式建筑,堂上主客对酌。堂右有门通右后院,院内建一座高大的望楼,楼下系一猛犬,有仆役执帚清扫。右前一小跨院有井,设案、灶、厨具等。 宅院中的望楼是东汉时期官绅富豪宅院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表现。 东汉宅院画像砖 汉代官绅豪富住宅的缩影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梳理东汉兴衰的基本脉络,通过东汉形势图,了解东汉的疆域。(时空观念) (2)了解光武中兴的内容,知道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豪强大族势力膨胀的史实,运用史料说明这两大问题与东汉衰亡的关系。了解黄巾起义。(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安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三、黄巾起义 汉光武帝 东汉之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一)西汉后期政治社会状况 材料一:到了西汉末年,皇族、贵戚、官僚和豪强地主依仗政治、经济特权,疯狂地兼并土地,强占民田,更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统治集团更加荒淫腐朽。元帝时,关东11个郡国闹水灾,人民相食,元帝只知打猎取乐。……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压迫下、剥削下,终年劳苦,不得温饱……或者沦为奴婢,或者四处流亡,饥饿至死。 材料二: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饥馑仍臻[zhēn]。流散冗食,馁(něi饥饿)死于道,以百万数。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一)西汉后期政治社会状况 性格优柔寡断,体弱多病,宦官专权。 生活奢靡无度,沉迷酒色,朝政荒废,外戚专权。 沉迷酒色,宠信佞董贤 汉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专权,西汉在汉宣帝之后,开始走向衰落…… 外戚:指皇帝的母族、妻族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二)王莽篡汉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王莽(前45年-23年) 王莽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帝国日衰,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二)王莽篡汉 王莽改制 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激化各种矛盾,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豪强地主和平民的不满。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三)农民起义 王莽的施政新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政权被推翻。 王莽统治时期农民起义形势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四)东汉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 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 洛阳 刘秀称帝后,用10多年的时间削平群雄,完成统一。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五)“光武中兴” 刘秀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巩固政权? 阅读材料,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面临的社会局面? 祸拏(ná)(祸患)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范晔:《后汉书 冯衍列传》注:冯衍与刘秀同时代 祸乱相连,战争不息, 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人们流离失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