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3114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课件(共31张PPT+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51534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七年级,历史,初中,2024,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能够根据所学内容,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概括秦统一的历史条件,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能够运用有关史料,概括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并评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重要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秦朝疆域的四至,说明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疆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4)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深远影响。(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秦灭六国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灭六国 壹 (一)原因 一、秦灭六国 战国时期,连绵不断的战争,设想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人们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渴望统一。 战国后期已出现局部统一的态势。 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一、秦灭六国 (一)原因 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荀子·强国篇》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边塞险峻、地势便利、资源丰富 国富民强 一、秦灭六国 (一)原因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了重用…… 商鞅变法的内容 秦始皇广纳人才,爱惜人才,重用人才 商鞅变法,国富兵强,国家日益强盛。 一、秦灭六国 (二)秦的建立 策略: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三)意义 一、秦灭六国 春秋时期形势图 战国七雄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1.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意义: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贰 (一)概念解析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天子 中央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概念解析 专制主义: 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 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概念解析 概念解析 秦朝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 实质是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思考探究: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会给秦朝哪些启示?如何解决? (二)皇帝制度 材料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二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三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朕统一天下,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史 大夫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监察)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皇帝侍卫首领 皇宫卫戍司令 掌皇帝的舆服车马 皇室事务 司法刑狱 管理农业 管理皇室私家财务 民族外交 掌宗庙礼仪 丞 相 (虚设) 特点: 各司其职,分权牵制 权力集中,皇权至上 家国同构 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公之下,设置九卿。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四)郡县制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郡 县 乡 里 亭 郡守 县令、县长 中央 意义: 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比较周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