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3149

9.2溶解度 课后作业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日期:2025-04-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437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溶解度,课后,作业,答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9.2溶解度》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2.一定能将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增加溶质 C.充分搅拌 D.增加溶剂 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130g B.140g C.160g D.180g 4.20 ℃时,向10 g水中加入20.2 g蔗糖,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0 ℃时蔗糖的溶解度为(  ) A.202 g B.100 g C.202 D.20.2 g 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涉及的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做法 化学原理 A 向鱼缸中通入空气 增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B 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有乳化作用 C 用热水配制盐水 升温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D 用生石灰加热即热食品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6.20 ℃时,把36 g氯化钠放入64 g水中充分溶解(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饱和溶液 B.Na+和Cl-的数目相等 C.质量为100 g D.m溶质:m溶剂=9:25 7.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守恒观: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变为20 mL B.分类观:牛奶、泥水、白酒都属于悬浊液 C.转化观:接近饱和的溶液都可用降温的方法使其达到饱和 D.微粒观:氯化钾溶于水就是钾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8.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9.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化: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m2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m2和m3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D.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 10.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右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B.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 C.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 二、非选择题 11.工业上采用如图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1)图中 Ⅰ 是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 (2)流程中A、B、C中的溶液分别是氯化钠的___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2.小华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诉她是NaOH、CuSO4、NaCl、CaCO3、NH4NO3中的一种。小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 (2)若溶于水时形成无色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温度降低,则是_____。 13.甲、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请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甲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乙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观察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判断甲是_____。 (2)x的取值范围为_____。 (3)将40 ℃时140 g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 ℃,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g。 (4)使KCl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的方法是_____。 (5)将60 ℃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 ℃,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_____。 A.KNO3>KCl  B.KNO3<KCl  C.KNO3=KCl D..无法确定 14.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