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3649

1.单元概览:部编语文三下第二单元 读寓言小故事 悟做人大道理 单元整体设计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5535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整体,大道理,做人,故事,寓言
    部编三下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读寓言小故事 悟做人大道理 ———寓言王国奇遇记 人文主题: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语文要素: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三下第二单元单元概览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以“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守株待兔》讲述了宋国农夫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鹿角和鹿腿》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阅读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习作要素:把图画内容写清楚。本组课文意在带领学生走近寓言故事,初步学习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明白寓言故事的道理,产生阅读的兴趣。 课 标 分 析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第二学段“学段要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学业质量”的评价建议,本单元的课程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文化理解与体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与鉴赏能力、创意表达与交流能力、梳理与探究能力等。 学 情 分 析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组织单元内容,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维度已有经验学习障碍突破措施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策略经验识字写字第三学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加之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故学生识字并不困难,并能够认清字形进行正确书写。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 力,并到过多处 地方,社会实践活动经验丰富,有一定的识字量。准确认读生字词,用识字规律 或多种识字方法记忆生字。写 好笔画、笔顺,能较好的掌握 生字的间架结 构把字写端正, 写美观,有一定的书写速度。书写达不到课标的执笔姿势要求,书写不够正确规范,书写 习惯不够良好。1.通过老师范读、同桌互查、小老师领读等方式进 行识字。2.通过听写检测、小卷检测、同桌互批等方 式进行写字。阅读鉴赏通过自主阅读,大体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能结合语境,体会部分重点词语的含义;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片段内容;部分学生能声情并茂的把握全文。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可以使用多种媒介阅读,喜欢阅读,有主动读书的意愿。在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 解内容、体会感情、增强语感;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 精读词 句,积累语言;精读内容,体会 思想感情;学习略读课文,粗知 文章大意。1.对语言规律掌握还不全面,对精彩的语言的品味及有深度内涵的语句理解不透彻;阅读基本功较弱。2.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方面不够全面。3.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无法深入体会作家感;对于年代久远的文章内容很难产生共鸣。1.通过分析精读课文,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 象及品质的方法,并在略读课文中加以运用。2.结合之前学习的如何提问问题进行提问并解决问 题的学习。3.通过对人物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