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干流起点“北极漠河”》教学设计 课题 《干流起点“北极漠河”》教学设计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地方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黑龙江的南北两源(额尔古纳河、石勒喀河)及汇合点(洛古河村);认识漠河市的自然奇观(白夜、极光)和人文景观(胭脂沟、神州北极碑)。2. 通过地图观察、故事讲解、数据分析等提高地理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3. 感受祖国边疆的自然与人文魅力,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珍惜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重点 黑龙江的源头、漠河的独特景观、大兴安岭的资源与保护。 难点 理解胭脂沟的历史渊源及“天保工程”的生态意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中国最北的地方是哪里?那里有哪些神奇的自然现象?(生汇报)展示漠河极光、白夜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出示地图观察,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黑龙江的干流起点———漠河市,标出南北两源及汇合点。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活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 1. 黑龙江的源头与漠河景观活动一:河流探秘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完成填空:“黑龙江的南源是_____,北源是_____,它们在_____汇合后称为黑龙江。”教师结合地图讲解黑龙江上、中、下游的划分。活动二:漠河奇观介绍播放“白夜”现象视频,学生描述观察到的景象。提问:“漠河因‘北’闻名的景观有哪些?”(如“中国最北一家”“神州北极碑”)2. 胭脂沟的故事活动三:历史角色扮演教师讲述胭脂沟的由来(慈禧赐名故事)。学生分角色扮演李金镛、淘金者、鄂伦春猎人,重现历史场景。知识拓展:展示胭脂沟采金小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矿产资源丰富是否意味着可以随意开采?”3. 大兴安岭的森林宝库介绍大兴安岭的独特之处并展示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资源。活动四:数学与环保小组合作计算思考题:“1000名伐木工人每天砍伐500立方米,700万立方米需要多少天?多少年?”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过度砍伐的危害,引出“天保工程”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阅读教材并完成填空,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利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自然奇观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关注人文地标(如“神州北极碑”),渗透家乡文化自豪感。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胭脂沟的历史背景,增强课堂趣味性,同时引发对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初步思考。通过计算将数学知识融入地理课堂,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黑龙江源头的知识、漠河的独特魅力及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搜集一些关于李金镛的事迹。提高作业:设计一条保护森林的标语,如“珍惜木材,守护绿色家园!拓展作业:观察家乡附近的河流或森林,记录其特点并拍照分享。 板书 干流起点“北极漠河”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干 流 起 点 北 极 漠 河 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中国最北的地方是哪里? 那里有哪些神奇的自然现象? 漠河极光 漠河白夜 黑龙江流域 神 奇 不 夜 城 漠河是中国北部“天涯”,是黑龙江干流起点。有朝霞与晚霞相连的白夜、绚丽缤纷的极光等奇观,被誉为“不夜城”。 黑龙江流域划分 所谓白夜,是在纬度达到一定度数的地区(中高纬,接近极圈,但在极圈外)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只能达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在我国最北端漠河附近,夏季接近夏至日时,会发生白夜现象。 漠河白夜 白夜 极光是夜空中绚烂的光影,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北极光和南极光。地球的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