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4527

6.2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 课件 (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日期:2025-05-0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570942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地理,七年级,图版,年中,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 第六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新课标·新教材 课堂导入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 学习目标 运用相关资料,归纳地质灾害的避灾办法 运用相关资料,归纳气象灾害的避灾办法 结合实例,树立灾害防范意识,提升自我防灾能力 自主学习 1.地震与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很强,因此位于灾害高发区的人们,需要提前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安全撤离线路、临灾撤离信号等。 2.滑坡发生前可能出现以下征兆: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近期加长、加宽;坡体上的房屋出现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等。 3.滑坡发生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救: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注意保护好头部。 4.滑坡停止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且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 5.气象与洪涝灾害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相应的灾害预警提前获知,因此应及时关注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6.洪涝灾害高发区的人们平时可做如下准备:关注气象预报;掌握相关技能,如学会划船、游泳、人工呼吸等;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等。 7.洪涝灾害一旦发生,自救时应注意以下要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山坡、屋顶等高处转移;如果无法安全撤离,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下沉,保持冷静,等待救援;注意水中的电线,以防触电或被电线缠绕。 8.此外,洪涝灾害发生后,容易流行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传染病,需要注意水、食物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学习新知 地震与 地质灾害 气象与 洪涝灾害 海洋 灾害 自然 灾害 生物 灾害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并掌握一定的自然灾害防护技能,可以在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时发挥重要的作用。 1 学习新知 地震的避让 提前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 做好必要的防灾物资储备; 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风险评估; 针对高风险区制定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方案。 (1)地震发生前 学习新知 可以通过辨识一些地质灾害的征兆、做好应急准备。 动物异常 物理异常 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大气异常:狂风暴雨等骤然变化。 出现地声:会有声音从地下深处传来。 地光现象:伴有地光现象,有红、黄、蓝等多种颜色。 学习新知 地震的避让 灾害发生时,应保持沉着冷静并根据环境选择正确的逃生线路与方式。 (2)地震发生时 地震的避让 地震发生后,则应尽量远离灾害区域,避免二次受灾。 (3)地震发生后 学习新知 滑坡灾害的灾前、灾中、灾后有那些关键避防措施? (1)灾前 正确辨识滑坡发生前兆: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近期加长、加宽;坡体上的房屋出现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等。 (2)灾中 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 (3)灾后 滑坡停止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且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 思考探究 泥石流发生时个体应注意以下事项,视具体环境情况合理选择逃生路线和避防措施。 ●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 ●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遭遇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逃离,不要顺沟往下跑; ●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如何选择逃生线路和避防措施? 思考探究 2 学习新知 气象灾害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相应的灾害预警提前获知,因此应及时关注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学习新知 洪涝灾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