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6631

2025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全国通用)模板01信息类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2428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答题,模板,2025年,文本,学生,分析
    模板01 信息类文本(内容理解分析)答题模板 真题分析 信息类文本的内容理解分析选择题,是高考命题的“长青树”。考题选择项主要针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的四个选择项,有对文中相关的词句进行相似表达,有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筛选、重组、整合。选项在对原文“相似表达”与“信息整合”中出现错误,要求考生比对核查。 信息类文本阅读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考查往往在第1题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概念、句子、局部内容等做正确或错误的解读。这种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的加工转换。 在转换的过程中,命题者有意地使用一些方法,在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结论或依据等方面做了改动,从而设置“迷雾项”,这就形成了“形似意异”选项。“形似意异”选项与原文在表述形态上相似,但选项表述的意思与原文意思却大相径庭。考生往往会被“形似”的表象迷惑而落人命题者的陷阱,将设误项判为无误项。 常见设问 (2024·新高考Ⅰ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024·新高考Ⅱ卷)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024·全国甲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023·新高考Ⅰ卷)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023·新高考Ⅱ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022·新高考Ⅰ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关键词 内容理解 、分析 命题预测 信息性文本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选文内容方面,注重对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领,通过这些具有时代性和大阅读量的选文,开拓考生的视野,提升考生的思维品质。选文和考题与教材的相关性越来越紧密。21—24年的考题都有这个趋势,选文内容都与教材活动单元内容紧密相关,考查了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和将文本与教材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答题步骤 第一步 分析选项内容,切分选项信息 根据选项的句式,把选项的具体内容切分为几个相互关联的信息段。如果是单句,可以按照主谓宾的结构切分为三个信息段;如果是复句,可以根据分句的关系以及句意,切分出若干信息段。 第二步 比对文本内容,分析对应信息 (1)选项信息加工程度较低,局部概括、细节改变,即直接、单点对应。这种情况锁定原句,认真比对选项与文本内容整体意思、局部细节意思上的异同。 (2)选项是跨句子、跨段落信息整合,即直接、散点对应,信息加工程度较高。这种情况要锁定区间,注意词语或句子顺序的转换有没有改变原意。 (3)选项根据文本做出推理、推断,即间接、单点对应,含有隐含信息。这种情况需要结合背景知识做推理。 技巧点拨 一、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或外延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表面上与原文说法一致,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并不相同。 例: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原文]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