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A C C A C BD CD .(1)+2H+===+H2O (2)①H+ OH-、 ②OH-、Na+ Cl-、 ③Al2O3+2OH-+3H2O===2[Al(OH)4]- 11.(1)Cu、SiO2 Cu+2Fe3+===2Fe2++Cu2+ (2)O2 避免产生的有毒气体SO2污染环境,同时减少了硫酸的用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2Fe2++H2O2+2H+===2Fe3++2H2O 1.D 2.D [Cl2与Br-、Fe2+均可反应,因此Cl2的用量不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不同。] 3.A [Cl2++H2O===2Cl-++H+===CO2↑+H2O,故c减小,增大,不变。] 4.C [实验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H++OH-===H2O,A项错误;实验Ⅱ中发生的反应为Ba2++===BaSO4↓,所以白色沉淀为BaSO4,B项错误;实验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项正确,D项错误。] 5.C [A项,只生成沉淀;B项,可能生成沉淀,但无气体生成;C项,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D项,可能生成气体,但无沉淀生成。] 6.A [CH3COONa溶液呈碱性是因为CH3COO-发生了水解:CH3COO-+H2O CH3COOH+OH-,故A项正确;B项守恒关系有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故B项错误;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SO2通入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aSO4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SO2 ++3Ba2++2H2O===3BaSO4↓+2NO↑+4H+,故C项错误;Na2S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S2-+H2O HS-+OH-,故D项错误。] 7.C 8.(1)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Na2SO3反应被氧化成。(2)溶液与Al2O3反应后有Al3+生成,说明该溶液显酸性,一定含有H+,OH-、不能大量存在。该溶液与Al2O3反应后有[Al(OH)4]-生成,说明该溶液显碱性,H+、Mg2+、Ag+不能大量共存,必定要含有一种阳离子:Na+,故溶液中一定含有OH-、Na+,可能含有Cl-、。 9.BD [Cl2过量,则FeBr2溶液中的Br-也会参加反应,故A项错误;无论是否过量,CO2与碳酸钠反应均生成碳酸氢钠,故B项正确;双氧水只能将I-氧化成I2,故C项错误;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的离子反应为2S2-+5SO2+2H2O===3S↓+,故D项正确。] 10.CD [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2价的S发生歧化反应转变为S和SO2,Na2S2O3为可溶盐,可拆写为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H+===S↓+SO2↑+H2O,A项正确;溶解性小的AgCl转化为溶解性更小的AgI,离子方程式为I-(aq)+AgCl(s)===AgI(s)+Cl-(aq),B项正确;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3FeO +10H++===3Fe3++5H2O+NO↑,C项错误;少量氨水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式盐和水,D项错误。](
课件网) 第1课时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基础课)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4节 离子反应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判断离子在水溶液中是否可以大量共存。 2.能用化学符号表征离子反应,并能对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学习任务 旧知 回顾 (2)第二种方法(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例) 旧知 回顾 一、离子反应 1.定义:溶液中_____之间以及_____与_____之间发生的反应。 2.实质:溶液中某种或某些离子_____。 3.表示方法:常用_____来表示。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 离子 离子 原子或分子 浓度降低 离子方程式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只有在水溶液中才有可能发生离子反应。 ( ) (2)发生离子反应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 ) × ×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沉淀 ①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_____ _____。 ②向MgCO3沉淀中加入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_____ _____。 BaSO4↓ (2)生成弱电解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