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法治政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法治政府的内涵 2.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 3.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认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信心。 2、科学精神:通过案例和老师讲授、学习,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统筹和谋划,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又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法治意识: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情况 4、公共参与: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规定,监督政府权力的使用,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学重点】法治政府的内涵及具体内容;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建设法治政府要求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你妈是你妈需要证明吗?你开过这样的证明吗?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证明你妈是你妈”说起!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法治政府 总议题:建设法治政府 实现善政 形成新型关系 议题1: 什么是法治国家?———从“证明你妈是你妈”说起 议题2: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从李强总理答记者问中寻找答案 第一幕:法治政府的内涵 议题一:什么是法治政府 ———从“证明你妈是你妈”说起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证明你妈是你妈》和《2023看两会 李强总理出席记者会》 “证明你妈是你妈”“证明你是你自己”……曾几何时,花样百出的“奇葩证明”是群众创业办事的“不能承受之重”。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加快部门信息共享、简化办事办证流程。司法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各地区、各部门已取消证明事项13000多项,有效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长,节约了行政服务成本。 可是,直到现在“证明你妈是你妈”的事件时有发生。 李强总理答记者问摘录 老百姓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我想要特别做好几件事,或者说要打好这么几套组合拳:一是宏观政策的组合拳,二是扩大需求的组合拳,三是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这些组合拳,都是有其具体内涵的,有的还会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奇葩证明”暴露了我国政府运行存在哪些问题? 2、从“奇葩证明”到总理答记者问,你认为法治政府应该是什么样的? 3、从总理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法治政府要履行哪些基本职能?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什么是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 (1)职能科学的政府 要求: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也必须科学合理。 基本职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2)权责法定的政府 原因: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 做法: 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知识拓展】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