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下16《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语言运用: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思维能力: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审美创造:能联系孙膑观察到的情形,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1. 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田忌赛马的故事,提升表达的准确性与逻辑性。 2. 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提升解读、推理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照单元整体 任务驱动导入 1. 出示大任务及情境。 师:读智慧故事,探思维密码。奇妙的思维之旅还在继续,本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田忌赛马》,打开思维之帽。奇奇小助手又跟大家见面了(播放短视频),老师希望在课堂上能看到你们思维的火花,也期待你们积攒更多的智慧之星,力求早日拿到进入学校思维风暴营的入场券。 2. 回顾: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关系?指名回答,板贴三个人物名。 预设:孙膑是田忌的门客,田忌是齐威王的大将,齐威王是战国时期第四代君王。 3.指名借助人物关系图简要复述故事。生评价。 师小结:通过简单明了的图式,我们了解了主要人物的关系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1:讲一讲,赛事大回放 1. 身为门客的孙膑究竟为田忌想出了什么妙计,赢得这场胜利呢? 学法提示:请快速默读课文10至1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孙膑的妙计,再完成课后对阵图。 2. 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赛马的顺序和结果,同桌互评。 3. 一生上前完成对阵图,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赛马的顺序和结果。 4.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孙膑的妙计:改变马的出场顺序。【板书:改变】 三、活动2:辨一辨,获胜大揭秘 1.师:田忌赛马的故事流传至今,吸引我们的不仅是比赛的过程,更是人物的思维过程。因为思维的过程最精彩,最能体现孙膑的谋略。 (出示单元页)齐读:了解人物思维的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师:人物的思维往往通过语言、行动等表现出来。(出示3至8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至8自然段,关注田忌孙膑的表现,推测他的内心世界。 交流: (1)我们先来关注田忌的表现,指名读,关注标点及说话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发现田忌的话语都是问句,说明他并不知道具体策略,但决定全听他的。从这里我感受到田忌对孙膑十分信任,这是取胜的关键。正可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田忌的思维是一种常规思维。 生扮演田忌,师采访,生说心里话。 (2)我们再来关注孙膑的表现,指句读,关注标点及说话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发现孙膑的说的话全是肯定句,说明孙膑早已想好对策,他成竹在胸。孙膑变换思维,打破常规。 生扮演孙膑,师采访,生说心里话。 (3)师生合作读朗读,男生孙膑,女生田忌,师旁白。 3. 孙膑为什么要改变马的出场顺序?他是怎么想出这个妙计的?快速浏览全文,在文中找出关键信息。(出示第2自然段。)大家的马脚力都差不多,而且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 (1)借助“白帽子”找原因。 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却隐藏着许多玄机。请你客观冷静地梳理田忌连输三场的真实情况,找到输在哪里,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输的原因。指名回答,并移动黑板上的图标,让学生直观感受马匹实力差距。 预设:田忌之所以连输三场,是因为他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威王的慢一点点。 引导学生为6匹马排脚力:1齐上,2田上,3齐中,4田中,5齐下,6田下。 师小结:尽管连输三场,实际差距并不大。 (2)借助“黄帽子”找优势。 接下来请你们帮田忌找找优势。明明三匹马都不如齐威王,怎么还有优势呢?让我们用乐观积极的思维来帮田忌找到优势。用上“虽然……但是……的句式说说优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