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2132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日期:2025-03-3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1次 大小:752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科版,五四,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 cover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球具有哪些结构 各部分具有什么功能 眼球 2.我们常说的黑眼珠、白眼球分别指的是什么 黑眼珠指的是虹膜,白眼球指的是巩膜。 3.(★)瞳孔具有什么作用 怎样调节瞳孔的大小 (1)作用:瞳孔能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 (2)调节方式:当外界光线强时,瞳孔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睛内部的光量;当外界光线弱时,瞳孔扩大,以增多进入眼睛内部的光量。 (3)举例:从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电影院,瞳孔会由小变大;猫的瞳孔白天缩小成一条缝,夜晚是又大又圆的。 4.(★)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后,会通过视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大脑立刻处理信息,形成视觉。 5.(★)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如何矫正 (1)近视的成因: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内的平滑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导致眼球的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2)近视的矫正: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6.(★)如何预防近视 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三要”即: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远眺几分钟;要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 “四不要”是指: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要点警示】 (1)眼球的结构与照相机结构类似: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脉络膜相当于暗室的壁,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底片)。 (2)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大,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小。 (3)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反射进入眼球的光线少,瞳孔会放大;看近处物体时,物体反射进入眼球的光线多,瞳孔会缩小。 7.耳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各具有什么功能 耳 8.(★)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外界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听觉感受器),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9.咽鼓管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 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可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 10.保护听觉应注意什么 (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者闭嘴、堵住耳朵,使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5)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以免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 11.人体还有哪些感觉器官 (1)鼻:鼻黏膜内的嗅细胞,能感受气味刺激。 (2)舌:表面的味蕾能感受酸、甜、苦、咸等刺激。 (3)皮肤:能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压等刺激。 【要点警示】 (1)视觉和听觉都是在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形成的,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耳蜗为听觉感受器。 (2)听觉障碍:传导性耳聋———鼓膜损坏或听小骨运动障碍等引起的耳聋;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或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病变引起的 耳聋。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具有什么功能 组成 功能或分布 系统 脑 大脑 具有感觉、运动、视觉、听觉、语言等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中枢神 经系统 小脑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具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