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极地地区———七下地理人教版(2024)课堂同步学 2024年2月,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和秦岭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2.秦岭站主楼结构采用架空离地设计,主要为了( ) A.造型美观 B.防水防潮 C.通风散热 D.防风雪掩埋 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10月31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赴南极考察,2023年4月返沪。读“雪龙”号科考路线示意图和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3.本次前往南极考察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雪龙”号航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印度洋 B.从上海至中山站大致向东南方向航行 C.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方便观测极光 D.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 4.下列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科考都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此时为暖季,白昼长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速大 C.北极地区大部分7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 D.北极航道可全年通航 南极地区不仅有大量的淡水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读南极洲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南极洲矿产资源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矿都分布在东半球 B.铜矿都分布在西半球 C.煤炭分布在内陆地区 D.石油分布在南极地区海洋中 6.煤炭资源形成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如今却在酷寒的南极大陆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证明(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大陆漂移说 D.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我国依托北极航道与多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读北极航道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大连—鹿特丹的北极航道路线( ) A.途经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B.途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经过苏伊士运河 D.经过巴拿马运河 8.近年来,极地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可能会使( ) A.极地冰川消融速度减缓 B.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增加 C.北极熊的生存范围扩大 D.石油泄漏污染的事件多发 《巴黎气候协定》将全球比工业化前升温1.5摄氏度和2摄氏度列为两个危机点。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2年发布的报告,全球可能会在“2030年代初期”跨过1.5摄氏度的门槛。完成下面小题。 9.气候持续变暖,将会导致南、北极地区( ) A.冰川面积缩小 B.极端天气出现频率降低 C.自然灾害减少 D.生态环境持续变好 10.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推迟跨过1.5摄氏度门槛的时间,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使用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②严禁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③倡导公民绿色出行 ④禁止发展重工业,减少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图是我国科考队在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该照片拍摄的日期可能是( ) A.端午节前后 B.儿童节前后 C.七夕节前后 D.春节前后 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下图示意1996—2016年南极磷虾的平均密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正值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 13.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 ) A.企鹅数量减少 B.生物种类增多 C.海洋污染减轻 D.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15.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北极东北航线可保持季节性通航。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北极东北航线位于_____洋,处于A_____洲和欧洲的北部沿岸,正成为世界新航线。 (2)读图2可知,与1月比,7月穿过北极东北航线的船舶数量较_____,其自然原因是7月水温较_____,海冰较少,通航里程较_____。 某研究者认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