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5016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导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1102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3课,东汉,兴衰,导学案,答案
  • cover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学习目标 品格目标:通过对光武中兴出现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专制体制下王朝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 知识目标:识记西汉灭亡和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的原因;外企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的背景、时间、特点、人物、结果、影响等,理解:光武中兴的原因;宦官和外戚专权对东汉的影响。 能力目标: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学习重点: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 学习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课前备学 预习课文,通览本课全文内容。 完成如下预习题: 知识点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公元 年,外戚_____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 (1)背景:王莽施政加剧社会动荡,引发农民起义。 (2)建立: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_____,史称东汉,他就是_____。 3.光武中兴: (1)目的: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 (2)措施。 ①下令释放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表现: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 ___”。 知识点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开始时间:东汉中期以后。 2.原因:继位皇帝年幼,太后主持朝政,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_____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依赖身边的_ ____除掉外戚,宦官由此把持朝政。 3.影响: (1)导致政治腐败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 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 。 知识点三:黄巾起义 1.原因:东汉后期的 越来越 ,时局 ,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频发。 2.概况:创立太平道的_____于 年领导的一场农民大起义。 3.性质:是一场有 、有 的农民大起义 4.结果:在_____军队的残酷镇压下,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5.影响:这次农民起义, 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课中展示 预习自学 学生预习课文58—60页 交流合学 1.东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3.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4.东汉中后期统治局面出现了怎样的政治状况? 5.黄巾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6.黄巾起义的性质、结果? 7.东汉为什么会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8.比较陈胜、吴广起义与黄巾起义 (相同点、不同点:准备、口号、方法) 反馈导学 1.霍洛柴登古城遗址曾发掘出重达7 000多千克的古钱币。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 A. 秦朝    B. 新朝 C. 隋朝    D. 元朝 2.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  ) A. 释放奴婢        B. 建立刺史制度 C.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3. 下列关于外戚和宦官专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在东汉中期以后 B. 经常交替出现,造成了东汉后期政治的黑暗 C. 外戚和宦官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 D.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 4.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当时的社会统治都非常黑暗 B. 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 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 都使当时的统治一蹶不振 5. 下列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是一场农民大起义 B. 历时9个月被镇压 C. 推翻了腐朽的东汉王朝 D. 深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6.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