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5103

12.《诗经》二首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4-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32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诗经,二首,学案,答案
  • cover
2016级八下语文学案12 班别: 姓名: 学号: 出题人:杨丹 12、《诗经》二首 参考译诗: 《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心的小洲上。那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那文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尽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船的左右两边采摘。那文静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船的左右两边挑选。那文静美好的女子,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河边芦苇很茂盛,清早露水结成霜。 所爱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太长。 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河边芦苇很茂盛,清早露水还未干。 所爱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太高。 顺流而下追寻她,像在水中的高地。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河边芦苇很茂盛,清早露水还没完。 所爱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边。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艰险又迂曲。 顺流而下追寻她,像在水中陆地上。 一、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雎鸠 窈窕 好逑 荇菜 寤寐 蒹葭 溯洄 芼 晞 湄 跻 坻 涘 沚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在河之洲 窈窕 淑女 淑 好逑 逑 左右流之 寤寐 寤 寐 思服 服 悠哉悠哉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蒹葭苍苍 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溯洄 洄 从 道阻且长 溯游 萋萋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蒹葭采采 在水之涘 白露未已 道阻且右 宛在水中沚 3.文学常识填空 (1)《关雎》《蒹葭》选自《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总集,收录了从 到 时期的诗歌 篇,也称“ ”。这些诗歌分为“ ”“ ”“ ”三个部分。 (2)“风”又叫“ ”,是各地的歌谣。 (3)《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 ”、“ ”、“ ”。 4.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二、整体感知 5.请简要说说《关雎》《蒹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 《蒹葭》: 三、理解鉴赏 (一)阅读《关雎》,完成下面的题目。 6.(1)《关雌》中以欢快呜叫的水鸟起兴,表明一个男青年已经看准了一个追求目标的诗句是: , 。 , 。 (2)表示君子追求所爱的姑娘没有如愿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 ,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比兴和重章叠句。 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