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5252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课时 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日期:2025-04-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1891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基因,必修,生物学,高中,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课时) 纯种黄色圆粒豌豆 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 黄色圆粒豌豆 P F1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重组性状 除了基因突变还有什么方式会导致性状的差异呢?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种差异怎么造成的? 什么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什么时期?有哪些类型。 2 3 4 1 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80-81,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基因重组的运用有哪些?请举例 请列表比较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异同。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①前提 ②本质 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控制不同性状基因:非等位基因 范围:真核生物 R r Y D y d 非同源染色体 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非等位基因 2. 时期:减数分裂(减Ⅰ) 注意: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是基因重组 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 原核细胞、病毒自然情况下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一、基因重组的概念 1.自由组合型 时间:减数分裂Ⅰ后期 实质: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A D a d Ad和aD AD和ad A D a d 结果: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基因重组的类型 A A B a a b b B 可产生的配子类型:AB、ab 重组后新增的配子类型:AB、Ab、ab、aB 2.互换型 时间:减数分裂Ⅰ前期 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 A A B a a b B b 结果: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 1.四分体时期,通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2.减数分裂Ⅰ后期,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实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3.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是基因重组。 4.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 注意事项 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01 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02 若为减数分裂,则原因是基因突变(间期)或互换(减数分裂Ⅰ)。 例.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       图2 (1)图中形成B、b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形成B、b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产生图2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互换) 基因突变 3.不同个体或物种间基因的重组 S型菌 荚膜 控制荚膜形成的X基因 加热 杀死 被破坏的S型菌 X基因吸附在R型菌表面 X基因进入R型菌 重组 R型菌转化成S型菌 转基因荧光鼠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3.不同个体或物种间基因的重组 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并未产生新的基因→无新蛋白质→无新性状产生。 ②发生在有性生殖的遗传中。 ③亲本杂合度越高→遗传物质相差越大→基因重组类型越多 三、基因重组的特点: 四、基因重组的意义: 有性生殖亲本 多样化配子 多样化个体 受精卵 不同环境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发育 适应 (1)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2)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3)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上个世纪,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过一个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他的意思是说,凭着当时的粮食产量,完全无法养活基数庞大并且还在继续增多的中国人口。 五、基因重组的应用 从1964年起,袁隆平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到1975年,他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就已经在全国推广,并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果。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