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课程目标展示 素养目标达成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有关计算。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现象(如金属腐蚀、燃烧)分析微观电子转移本质。 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转化与能量变化的动态平衡。 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实验现象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模型(如原电池、电解池)。 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设计实验验证电子转移(如碘钟实验),探索新型能源材料(如燃料电池)。 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利用氧化还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金属防腐、污水处理),关注环保与能源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1.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实质。 特征: 实质: 化合价的变化(化合价的升高与降低) 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标注: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1)双线桥: 。 (2)单线桥: 。 3.配平下列常见氧化还原反应: (1) CuO+ C Cu+ CO2↑。 (2) Fe2O3+ CO Fe+ CO2。 (3) Zn+ HCl = ZnCl2+ H2↑。 (4) Na+ Cl2 NaCl。 (5) H2+ Cl2 HCl。 (6) Fe2O3+ 3 H2 Fe+ H2O。 (7) H2O2 H2O+ O2↑。 (8) P+ O2 P2O5。 2 1 2 1 1 3 2 3 1 2 1 2 2 1 2 1 1 2 1 2 3 2 2 1 4 5 2 4.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1)汽车尾气的处理 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NO、NO2)和碳氧化物(CO、CO2),其中的NOx和CO都是有毒气体,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将NOx与CO转化成无毒的N2和CO2,从而减少或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2NO+2CO N2+2CO2;2NO2+4CON2+4CO2;2NOx+2xCO N2+2xCO2。 (2)在生产、生活中所需的各种金属大多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同样,金属的腐蚀一般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3)许多化工产品的制备,如合成氨、合成硝酸、制硫酸、电解法制烧碱等,主要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农业生产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是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5)日常生活中,食物的腐败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袋装食品中加入脱氧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2)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 (3)难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易得电子。( ) (4)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 (5)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6)反应2F2+2H2O 4HF+O2中,H2O为还原剂。( ) √ × × × × √ 效果检测 任务1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情境导入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是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Cl为+1价),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食品加工厂、家庭等场所的卫生消毒。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还含有微量表面活性剂、香精、缓蚀剂,主要应用在家庭、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公厕等场所。 问题生成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从氯元素的角度分析“84”消毒液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具有哪些性质。 [答案] NaClO中Cl为+1价,处于氯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HCl中Cl为-1价,处于氯的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 互动探究 提升能力 2.“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用,混用常常会引发人体中毒(已知氯气有毒)。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说明原因。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