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6814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3369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杜牧 泊 秦 淮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晚唐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作者简介 “泊”,停泊、靠岸之意。“秦淮”即秦淮河。诗人夜晚泊舟秦淮河畔,借写眼前之景而抒现实之忧。 题目解读 (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诗人不禁无限感伤。 泊秦淮 杜牧〔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夜晚小船停泊在秦淮河岸,靠近岸上的酒家。 互文 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歌赏析 1.这两句是写什么? 2.写了哪些景物? 3.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画面) 写出了一幅月下河边朦胧、冷寂的画面。 (写景———夜景) 烟、寒水、月、沙 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歌赏析 1.“笼”是什么意思? 2.“寒”字令你想到什么? 笼罩 天气寒冷,深秋时节 3.“笼”字有何妙处? 1.两个“笼”字连用,将“烟”、“水”、“月”、“沙”等景物融为一体。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秦淮河两岸朦胧的景象。 3.营造了一种冷寂的氛围。 “夜泊秦淮近酒家”你从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点明时间: 地点: 夜晚 秦淮河岸,靠近酒家 诗歌赏析 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赏析 1.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商女指什么? 卖唱为生的歌女 2.后庭花指什么? 《玉树后庭花》,南陈后主陈叔宝所做,后世多称为亡国之音。 3.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什么叫亡国之恨, 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赏析 1.“犹唱”就是“仍在唱,还在唱”。 这些无知的歌女连亡国之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这两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 2.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那么你们认为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 在内忧外患下,还有时间、金钱,心情听曲的应该是: 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 诗歌赏析 “商女犹唱,贵族犹听”。这些豪门贵族明知这首曲子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可见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沉溺酒色,寻欢作乐,自私自利,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 诗歌赏析 作者在面对着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如何的呢? 悲愤、感慨、鄙视、忧伤 对这些人感到悲愤、鄙视 对这种景象、画面充满感慨 对着这样的国家感到忧伤 作者: 小结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上是写卖唱的歌女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 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的忧虑(忧国忧民的心)。 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主题: 课堂练习 1、诗中运用的形象的动词描绘了一幅迷茫、冷落景色的诗句是哪两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表达诗人关心国家命运而无比忧愤的诗句是哪两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贾生 李商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