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物理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预习清单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一个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 3.生活中的杠杆可分为三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固定点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导入新课 无论多么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 任务一:杠杆 思考(或实际操作)剪刀、钳子、指甲刀、瓶盖起子、食品夹等工具使用时的特点,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1:每种工具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问题2:人们是怎样利用这种工具完成任务的 问题3:这些工具的共同点有哪些 任务一:杠杆 总结: (1)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2)工作过程中都有转动的情形,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固定不动的。 (3)使用时都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归纳总结: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一个杠杆。 任务一:杠杆 介绍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任务一:杠杆 分析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也可能会改变。 ②动力与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分别使杠杆向相反方向转动,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一般习惯性的把人对杠杆施加的作用力称为动力。 ③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力臂为0。 任务一:杠杆 力臂的画法。 任务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了,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思考: 1.怎样才能使尺子平衡 或者说,要想使尺子平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杠杆平衡时,五要素可能满足什么关系 任务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问题1:杠杆尺两侧的平衡螺母有什么用 两侧的平衡螺母是用来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 问题2:为了方便测力臂应让杠杆在哪个位置平衡 水平位置。 问题3:在杠杆两侧悬挂钩码后,还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吗 杠杆两侧悬挂钩码后就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了。 任务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共同作用有关。 【实验目的】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利用实验数据来验证猜想。 【实验器材】杠杆尺、铁架台、钩码等。 任务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实验设计】通过改变支点两侧悬挂的钩码个数和悬挂位置,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实验步骤】 1.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支点两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把支点右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阻力F2。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任务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再做几次实验。 任务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4)如图乙所示,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达到平衡。 任务二:杠杆平衡条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