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8687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单元检测+一课一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3次 大小:1918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高中,课件,一练,一课,检测
    (课件网) 单元综合提升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主干整合 1.构建新发展格局 是什么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为什么 必要性 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体系质量、维护经济安全的客观需要,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 为什么 可能性 我国具有总量巨大、增长强劲的消费市场优势,技术领先、业态创新的流通发展优势,全球最大、持续升级的产业供给优势 怎么做 畅通国内大循环 ①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②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怎么做 促进国 内国际 双循环 要立足国内大循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四种方法判定分配方式 依据范 围(所有制)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 依据分 配尺度 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公有制中属于按劳分配,非公有制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凭借资本、土地等获得的收入是非劳动收入所得 依据 形式 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土地、房屋租金收入是非劳动收入 依据所 处阶段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初次分配中,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均不属于按劳分配 3.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对比 类型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范围 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主要为工业企业 全社会 全社会 主体 主要是企业 国家、政府 全社会 手段 市场机制决定 政府调控机制(税收、政策、法律) 通过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 类型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目的 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 更加体现公平 举例 按劳分配收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 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低保、企业所得税、个税、房产税、财产税、遗产税、救助金等 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包括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形式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角度 原则 要求 全覆盖 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角度 原则 要求 量力行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同时,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促进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角度 原则 要求 权责清 要做到权责清晰 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多层次 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热点素材链接 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 实现制造业可靠性提升 【热点素材】 2023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