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9309

第三单元写作 学写读后感 2课时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378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时
    课 题 学写读后感 课时 第1课时 一、课标要求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写作是在本学期学习了三个单元之后,鼓励学生学会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也写过一些读后感类的文章,但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指导和专门的训练,只是大多时候任其他们依葫芦画瓢的自由发挥,如果经过专门的指导点拨,想必孩子们一定会更明晰,更会写了。 四、教学目标 1.理解读后感的含义,初步明确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学会写简短的随感。 2.结合单元课文的阅读,借鉴写作,注意把握“读”和“感”的关系,善读会感。 3.通过学写读后感,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基本要求,学写简短的随感。 难点:把握好读和感的关系,选准“感点”。 六、教学过程 启思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的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 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不只是读,还要有感。当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一部电影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明确写作目标 1.理解读后感的含义,初步明确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学会写简短的随感。 2.结合单元课文的阅读,借鉴写作,注意把握“读”和“感”的关系,善读会感。 3.通过学写读后感,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理解含义 小记者:由《核舟记》想到的:学过这篇文言美文,向手艺人王叔远提出几个你最大的疑问或者提出几个你感受最深的几个问题。 提示:1.您的技艺是自学会的还是拜师会的? 2.您练成这个手艺用了多长时间? …… 读后感含义: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阅读后,我们时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在深入领会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就是读后感(观后感)。 特别强调:1.“读”是基础,“感”是重心。 2.“感”是“读”的升华。 3.“读”和“感”需紧密结合。 结合例文说明读后感的主要类型:(1)简短的随感。(本节果训练重点) (2)长篇读后感。 写作要求 结合本册书所学过的经典课文分别解析写随感的四个要求,并附范文品读: 之一:读懂文本,感真情(社戏之趣:不一样的童年,别样的风采) 之二:深耕原文,明要旨(桃花源之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 之三:筛选甄别,凸重点(小石潭之幽:读《小石潭记有感》) 之四:联系实际,有针对(蒹葭之爱:再读《蒹葭》有感) 温馨提示:1.回眸经典,触感点 2. 深刻精辟,炼观点 3. 修辞技巧,扮靓点 五、文题再现(布置作业) 就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