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9587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第2课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件+学案+课时检测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6次 大小:1207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高中,中国,检测,学案,课件
    课时检测(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D A A B C D A 1.A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A符合题意。“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C、D排除。故本题选A。] 2.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具体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①④正确。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②③错误。故本题选B。] 3.A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①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②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不是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错误。故本题选A。] 4.D [根据材料可知,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显著上升,而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显著下降,这表明我国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A排除。材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反映出我国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建设道路,B排除。由上述数据看不出社会主义改造与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关系,C排除。] 5.A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①②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强起来了,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不选。故本题选A。] 6.A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没有现成的答案,并且党的八大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③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是客观的,不能回避,应积极应对,②错误。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④错误。故本题选A。] 7.B [根据题意可知,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①④正确。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错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③错误。故本题选B。] 8.C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处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时期,①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时是1957年,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已胜利结束,②正确。“一五”计划意在发展生产力,发展工业化,③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时是1957年,1956年底,我国已经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所有制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