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9633

第一章 微专题一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等数量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课件 学案,共2份)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0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482147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图像,遗传,必修,2019,苏教版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等数量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 一、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等数量的变化规律 1.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以体细胞为2n的生物为例) 项目 精(卵) 原细胞 减数分裂前间期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 前期Ⅱ 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子细胞 核DNA 2n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n 染色体 2n 2n 2n 2n 2n 2n→n n n 2n 2n→n n 染色单体 0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0 0 0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变化曲线 (1)在减数分裂前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之后(FH段和f′h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1。 (2)在减数分裂前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之前(CF段和cf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 (3)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 ①BC段———DNA复制。 ②DE(de)段———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③ff′段———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④H(h)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图(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例) (1)次级性母细胞在分裂的前期、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量不同,但核DNA分子数相同。 (2)后期Ⅱ,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相等,且二者都与正常体细胞中的相等。 (3)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为2n,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可为4n。  归纳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 例1 如图是果蝇(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E段可发生有丝分裂,FL段可发生减数分裂 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量都相等 C.GH段都存在染色单体 D.最终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例2 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量、染色单体数量与核DNA数量关系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丙中与图乙中BC段对应的只有② B.图甲所示细胞对应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C.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二、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 1.结合不同分裂时期的特点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 (1)三个前期图像的判断(染色体看似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 ①判断步骤: ②判断结果: 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分裂前期Ⅰ,C为减数分裂前期Ⅱ。 (2)三个中期图像的判断(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 ①判断步骤: ②判断结果: 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分裂中期Ⅱ,C为减数分裂中期Ⅰ。 (3)三个后期图像的判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动物细胞质膜开始凹陷) ①判断步骤: ②判断结果: 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分裂后期Ⅱ,C为减数分裂后期Ⅰ。 2.“三看”法判断细胞分裂时期(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例3 下列有关某雄性动物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分裂中期Ⅰ,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分裂后期Ⅱ,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分裂中期Ⅱ,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恒定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例4 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分裂过程中各分裂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错误有(  ) A.0处 B.1处 C.2处 D.4处 1.如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核内染色体数量以及染色体上DNA分子数量的变化情况(设一个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