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1466

第二章 微专题五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标记问题(课件 学案,共2份)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2864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遗传,必修,2019,苏教版,2份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标记问题 一、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 用15N标记细胞的DNA分子,然后将其放到含14N的培养液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情况如图所示(以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例): 由图可以看出,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都呈“杂合状态”,即15N/14N-DNA;第二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多种可能性,可能子细胞的所有染色体都含15N,也可能子细胞的所有染色体都不含15N。即子细胞含有15N的染色体为0~2n条(体细胞染色体为2n条)。 例1 1个不含15N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转入不含15N标记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如图能正确表示该细胞分裂中期的是(只考虑其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 例2 (多选)将某哺乳动物(2n=16)肝细胞内核DNA全部用32P标记,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全部细胞均能连续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次分裂结束后,全部细胞均含32P,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16 B.在第2次分裂结束后,一半细胞中含32P,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16 C.在第1次分裂中期,全部染色体均含32P,每条染色体中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链有2条 D.在第2次分裂中期,全部染色体均含32P,每条染色体中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链有1条 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 用15N标记细胞的DNA分子,然后将其放到含14N的培养液中进行正常减数分裂,情况如图所示(以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例): 由图可以看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DNA只复制一次,所以四个子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都呈“杂合状态”,即15N/14N-DNA,子细胞的所有染色体都含15N。 例3 假设某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染色体DNA分子均用15N标记,然后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则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精子数量为(  ) A.0 B.2 C.3 D.4 例4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某雄性动物的1个细胞(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2n=20)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1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为40条 B.若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后期Ⅱ,1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为40条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1.若将胡萝卜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 B.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 C.每个DNA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D.每条染色单体均只有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2.在研究DNA复制机制的过程中,为检验“DNA半保留复制”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者用蚕豆根尖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表。 步骤① 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大约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 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 步骤② 取出根尖,洗净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大约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 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为(  ) 注:图为中期的染色体示意图(深色代表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 3.(2024·扬州高一月考)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条 B.20条 C.大于0小于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 4.(2023·苏州高一质检)某果蝇精原细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