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2296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5-04-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80984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PPT,39张,课件,骆驼祥子,阅读
  • cover
(课件网) 期 末 复 习 期 末 复 习 骆 驼 祥 子 一 了解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 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作品介绍 《骆驼祥子》是作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于1936年在《宇宙风》杂志25-48期上连载,1939年由上海人间书屋出版单行本。 《骆驼祥子》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骆驼祥子》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从语言、环境到风俗人情,更显示了作者日渐成熟而富有魅力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老舍有个朋友跟他谈起自己雇车夫的经历,他曾经雇了一个车夫,那个车夫因为运气实在不好,三次买车又三次卖车,还是难逃穷死的命运。还有另外一个车夫,因为时局的动荡不安,被官兵捉了去,他乘着军队转移之际,偷偷地牵回三匹骆驼。老舍记住了车夫与骆驼。这两个车夫的故事给了老舍创作的灵感,于是便有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故事原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北京,由北洋军阀统治。在黑暗、畸形、失衡的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 一分钟读懂《骆驼祥子》 二 掌握阅读方法 指阅读时利用一些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可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查检、摘录。 何为圈点 常见符号 2.波浪线“~~~~~~~”: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  1.直线“____”:画在生字或需要解释的词语下,用以批注时注音或解词。 4.问号“ ”: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或旁边,可以批注疑问。 3.圈点“…”:标在文中的重点词或优美词语下面。  6.圈字码①②③:用来标示自然段的序号,便于查找内容。  5.感叹号“!”:用在有感叹或惊奇的语句旁边,可以畅言所感。  常见符号 个性符号: 7.分隔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可以附注层次大意。  11.方括号“【 】”:标在副词上。  10.圆括号“( )”:标在形容词上。  8.圆点“ ”:画名词下面。 ◎ 9.三角“ ”:画在动词下面。 △ 即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等。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 何为批注 批注的分类:眉批、旁批、夹批、尾批。 批注的方法 阐释式: 阐释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着重解决读懂“写什么”的问题。 赏析式: 用来欣赏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着重解决读懂“怎么写”的问题。 评价式: 针对文章的内容、情感、语言特点、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 质疑式: 就是在阅读时记下自己的疑问。“信任一怀疑—探究—明晰”的心理和思维经历中完成读者与作者的深度对话。 补充式: 就是顺着作者的思路,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 读书时还要注意做笔记。做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重温作品内容,积累语言和素材,记录、整理阅读中的思考和发现,从而提升读书质量,提高分析和鉴赏能力。 写提要,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作品某部分或全书的要点。 写心得,则是记录自己阅读时的体验、感想,如对于作品内容(人物、情节、 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的看法和评价,以及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可以只评论其中某一个几个点,也可以针对作品整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