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3514

第二单元 认识100(3)教案(表格式)沪教版(2024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90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单元,认识,教案,格式,教版
  • cover
课题 认识100(3)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执教者 内容分析 认识100(3)是沪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上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后续学习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体会数的运算的本质,为今后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搭建起关键的桥梁,中整个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乘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已经通过计数器和小棒图认识了十位和个位,并能熟练的输出数的组成,知道十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一,也知道小棒10和为一捆。一年级的学生对于100以内的数有着天然的数感和好奇心,在对数字游戏和动手操作有着较强的兴趣。 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1.知道10个十是100。 2.会用100以内数的组成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能对物体进行计数并记数。 教学重点 会100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百”的含义。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学习内容领域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对应核心素养 数感 □量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 推理意识 □数据意识 □模型意识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教学环节 教与学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媒体演示:丰收的季节到了,让我们跟着叔叔阿姨来到猕猴桃园一起收割猕猴桃吧! (1)你能看明白叔叔阿姨是怎么装猕猴桃的吗? (2)这里一共有多少颗猕猴桃呢?你是怎么数的? (3)10个十就是1个百,1个百是由10个十组成的。 能十个十个的数 知道10个十就是1个百。 二、 探究新知,发现联系 出示: 数一数: 蓝色积木有( )块 黄色积木有( )块 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根据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①蓝色积木和黄色一共有几块? ②黄色积木比蓝色积木多几块? 列式:谁能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20+30 = 30 - 20 = (板书) 算一算:独立完成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结合其他学具) 小结:我们可以用几个十加几个十、几个十减几个十来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算一算: 1、 50+20= 50+50= 50-20= 90-50= ( )个十加( )个十是( )个十,所以等于( )。 ( )个十减( )个十是( )个十,所以等于( )。 6、小结:这些数都是整十数,我们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能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能用较为规范的语言说出几十加减几十的计算方法 会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就是几十。 三、 应用策略,巩固练习 (1)填一填 算一算 能看懂图意并正确列式计算 能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四、 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认识100(3) 整十数的加减法 几个十加几个十就是几十。 几个十减几个十就是几十。 课堂 学习单 算一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50+20= 50+50= 50-20= 90-50= 填一填 三、算一算 课时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 题号 对应目标编号 学维度 题目类型 题目难度 预计完成时间 核心素养表现 知道 理解 应用 综合 1 1、2、3 √ 综合与实践 5分钟 反思与改进 一、说一说,算一算 给你4个珠子,你能在计数器上摆出几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呢?如果会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如果不会算,那就期待老师接下去的教学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