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 题 进位加法(2) 课 型 新授 课 时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沪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 P50 内容分析 100以内数的加法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加法以及100以内数的认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的,同时又是学生后续学习100以内数的减法以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中进位加法分为3课时,本课时内容是进位加法的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旨在让学生能够熟练计算100以内数的加法,并能运用10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加法的数量关系,提升运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20以内数的加法、100以内数的认识等相关知识。并学习了第一课时分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本节课借助小棒直观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意义,掌握算理和算法。 教学目标 借助小棒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掌握笔算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经历用两位数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能运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与学活动 评价关注点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数学森林开超市了,欢欢和乐乐当上了营业员。他们正忙着整理鸡蛋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和欢欢乐乐一起来学习加法。 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复习旧知,探究新知 回忆旧知,分拆一位数1.师:请你来回忆一下,说说上节课他们是怎么整理鸡蛋的?我们是怎么帮助他们计算的?自己用学具来摆一摆27+5=32 27+3=30 30+2=322.你还有其他的方法计算吗?在小组内说一说,用学具来摆一摆(1)学生交流摆法(2)用算式来表示27+5=32 7+5=12 20+12=32 小结: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将一位数分拆,使其中一个数与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与另一个数相加的方法来计算。把个位和个位相加,再和十位想法的方法也很好。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探究竖式的方法(1)我们已经学习过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请你来回忆一下竖式计算要注意些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再算十位)(2)今天的竖式和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同?(个位和个位相加超过10了)(3)尝试计算,小组内讨论,说说你的困惑 个位上的7+5应该怎么写?(7加5等于12,满十向十位进1,用一个小1在十位做一个标记,在个位上写2,然后将十位上的数字与进位的1相加)大家尝试再算算。完善算式,组内互相检查。再来说一说:为什么个位上的10进到十位上变成了1?(10个一就是1个十。)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巩固“凑十”的方法能用学具小棒操作,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说清竖式计算的方法。能和之前的旧知进行联系和辨析。 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书上练一练学生独立计算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师: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当个位满十时,要向十位进1,计算时,不要忘记十位要加1。判断下面的竖式计算正确吗?不正确的改正 书店里乐乐买了一本百科全书78元,又买了一块橡皮5元,他一共要付多少钱?想一想,小猫和小松鼠的身后可能藏着几?23+=2□ 23+=3□师:为什么23加7、8、9等于三十几?你认为□里最小要填几? 正确计算竖式。能进行纠错,说出道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