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4312

第八单元 :复习3教学设计(表格式)沪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448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八,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格式,教版
  • cover
第三课时 复习3 教学内容: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P79-80。 教学目标: 1. 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能正确读画钟面上的整时和半时,掌握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能将生活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 2. 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能选择米和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比较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线段。 3. 能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读整时和半时,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难点:能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媒体要求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们,周末乐乐一家要去游乐场玩,一路上蕴含了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乐乐一起来解决问题(出示课题———复习3)。 二、复习与整理 (一)复习“时间的初步认识”1.呈现问题2.学生尝试填一填、画一画。3.交流反馈。提问:你是怎么想的?4.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二)复习“长度的比较与测量”1.呈现问题2.学生尝试填一填。3.交流反馈。提问:你是怎么想的?4.小结: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三)解决问题、归纳总结1.呈现问题2.学生尝试列式计算。3.交流反馈。提问:你是怎么想的?4.小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审清题意,寻找数学信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并解答。5.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复习了钟面整时、整时半的认读方法,也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长短的比较方法,还帮助乐乐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三、综合运用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复习3:解决问题时间的初步认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长度的比较与测量: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解决问题:审清题意,寻找数学信息,列出算式。 六、布置作业 小朋友的收获真不少,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作业。(一)作业目标课题名称题号对应作业目标描述学题目类型预计时间对应核心素养复习31目标1:能正确读画钟面上的整时和半时,掌握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能将生活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C实践类10数感、运算能力、应用意识目标2: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能选择米和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比较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线段。目标3:能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作业内容我是“小小观察员”观察教室里的时钟,找到几时、几时半。寻找书包里的两个物品,估一估它们的长度,比一比它们的长短。(3)选择下面的一个算式,编一个100以内加减法的数学小故事。36+24= 15-8= 24+40+1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