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5606

第九章 第二节 滑 轮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609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五四,科版,物理,学年,2024-2025
    第二节 滑 轮 定滑轮与动滑轮 1.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在实际使用时,根据滑轮的中心轴是否移动而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和动滑轮 图示 定义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绳子自由端拉力F与物重G的关系 F=G(不计绳重和摩擦) F=(G物+G动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离h的关系 s=h s=2h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与物体移动速度v物的关系 v绳=v物 v绳=2v物 实质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 绳子自由端拉力沿竖直方向时,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绳子自由端力的方向改变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大小 不变 变小 特点 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绳子自由端拉力沿竖直方向时,省一半力,费距离,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实际生活中,由于绳子重力和摩擦的存在,使用定滑轮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大于物体重力,但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等于物体移动距离h.使用动滑轮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G物+G动滑轮),但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等于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 (2)滑轮受力分析:滑轮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肯定受力平衡.如图所示,即F2=F1+F3,由于同一根绳子张紧程度相同,故F1=F3,所以有F2=2F1. 对于动滑轮以及后边学习的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通常通过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得出,图表中物体全部匀速直线运动,均不计绳重和摩擦. 滑轮组 图示 定义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 特点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绳子自由端拉力F与物重G的关系 F=(G物+G动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股数 n的判断方法 “隔离法”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有几股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n就为几.例如:图甲中n=4,图乙中n=5,丙图中n=2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离h的关系 s=nh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与物体移动速度v物的关系 v绳=nv物  (1)若不考虑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物. (2)横向滑轮组,n的判断方法不变,不计绳重和摩擦,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可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f,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物. 组装滑轮组 求 求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 求解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n=求,当G物+G动不能被F整除时,要采用“只入不舍”的方法来处理小数位;二是根据移动距离的关系n=求 定 确定动滑轮的个数 根据求出的绳子的股数n来确定.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N=;当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N= 找 找绳子的起点 可依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确定.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的挂钩上 画 画绕绳 根据要求画出符合要求的装配图 说明:针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已知的滑轮组组装问题,可以按照“①求、②找、③画”的思路解答  画绕绳时,绳要绷直与滑轮外侧相切,最后要在绳子自由端标出拉力的方向. 轮轴 1.定义: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它能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 2.轮轴的特点:当把动力施加在轮上,阻力施加在轴上,则动力臂l1=R,阻力臂l2=r.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即F1R=F2r,由图知R>r,所以F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