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5609

第九章 第一节 杠杆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65385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五四,科版,物理,学年,教师
    第一节 杠 杆 第1课时 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认识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一个杠杆. 2.实例:如镊子、剪刀、起子、钓鱼竿、指甲刀等.  (1)杠杆不受形状的限制,可直可弯,可方可圆.在分析杠杆问题时,杠杆的支点选择是灵活的. (2)“硬棒”:杠杆必须是硬的,即在力的作用下,不发生或基本不发生形变. 3.杠杆的五个要素 (1)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用符号“O”来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符号“F1”来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符号“F2”来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符号“l1”来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符号“l2”来表示. 4.画力臂的方法  杠杆作图注意事项 (1)力臂用两端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或用虚线结合大括号的形式表示). (2)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用虚线表示. (3)力的作用线与力臂的交点处应画出垂直符号. (4)杠杆的动力、阻力的作用点要画在杠杆上,注意区分物体的重力与杠杆受到物体的拉力. 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时,我们称之为杠杆平衡. 2.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使用杠杆平衡条件公式进行计算时,动力和阻力单位要统一,动力臂和阻力臂单位也要统一. 杠杆的五要素 典例1 [2022·淮安]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 A ) 动力F1使杠杆绕固定点转动,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杠杆绕着固定转动的点为支点.根据杠杆的五要素进行判断即可. 变式 [湖州中考]“竹抻面”是我国传统面点美食,如图甲所示,在制作面团的过程中,让一段毛竹的一端固定在绳扣中,人坐在另一端可以上下跳动,面团在毛竹不断挤压下变得更有韧性,如图乙所示是它的原理图,可以把毛竹视为一根杠杆,关于此杠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变式图 A.B是支点 B.杠杆在B点受到向下的力 C.杠杆在B点受到的力大于F1 D.A点移动的距离小于B点移动的距离 力臂的作图 典例2 [2024·枣庄]用手提起重物时,前臂可简化为杠杆:桡骨在肱二头肌牵引力F1的作用下,绕肘关节(支点O)转动,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典例2图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因此要先确定支点,然后判断力的方向,再过支点作出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为所求作的力臂. 答案:如图所示: 典例2图 变式 [2024·菏泽一模]请在图中作出杠杆静止时l1对应的力F1和F2的力臂. 变式图    答案:如图所示: 变式图 杠杆平衡的条件 典例3 [2023·济宁]利用铁架台、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典例3图 (1)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其目的是方便测量力臂. (2)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两种收集实验数据的方案,其中合理的是方案二. (3)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3个钩码,则应在B处挂2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4)杆秤就是杠杆平衡条件的一个应用,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一种称质量的简易工具,由带有秤星的秤杆、秤砣、提纽等组成.如图丙所示,此杆秤有两个提纽,使用它称较重的物体时,常用离秤钩较近(填“近”或“远”)的提纽. (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2)实验中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测量;(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4)根据力臂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 变式 [2023·威海]如图所示,将若干重物放在4个自制天平的秤盘上,放入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