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 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 课题 8.2 液体的压强 单元 第八章《压强》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压强知识体系中,液体压强承上启下,既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伸拓展,又为后续大气压强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先通过帕斯卡裂桶实验引导学生感知液体压强的存在,接着安排活动感受液体压强存在及核心部分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科学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最后介绍液体压强公式及应用、连通器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体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应用的认知过程。 2022新课标要求 2.2.7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2.8 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2.3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学会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物理观念) 2、运用转换法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利用演绎推理法推导液体压强公式。(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通过液体压强的学习,学会利用液体压强特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题,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态度,认识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情分析 在学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对压强与压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分析液体压强问题容易混淆,教师应对此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例结合引导学生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特别对液体深度这一物理量的说明;除此之外,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并难以理解液体压强公式与压强定义式的区别以及使用,这部分也需要教师通过例题进行引导。 重点 1、知道液体压强的存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3、连通器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 1、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2、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实验器材:橡皮膜、玻璃管、压强计、大烧杯、水、酒精、实验室连通器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从《“泰坦”号潜艇内爆———致命深浅引人深思》这则讯息中,向学生展示,坚硬的潜艇在深海中会被强大的力量挤压内爆,而这股力量从何而来,为何潜艇会发生内爆?从疑问中引出液体压强的课题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液体的压强 16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进行了裂桶实验,几杯水就将一个木桶撑破了,结合这个实验的信息,进行活动模拟帕斯卡裂桶实验 分析活动中各器材对应帕斯卡实验的各部分内容,并分析各器材的特征以及用意 通过橡皮膜以及玻璃管等器具进行实验,分析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知识点二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展示并介绍压强计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从而引入必做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播放视频,结合课本内容,展示并介绍实验中的器材及过程 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分别对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不同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等进行探究,收集整理信息及数据,总结归纳出实验结论,即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知识点三 怎样计算液体内部压强 为了推导液体压强公式,引导学生设想在液面下有一高度为h,截面为S的液柱,结合之前学过的密度、压强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为p=ρgh 分析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及含义,特别说明深度h指的是某点到液体自由面的竖直距离 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