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选择题1~8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1.关于测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测量长度要有估读数字,估读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无意义的 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时,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为了减少误差,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多选)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些读数符合有效数字的要求( ) 1.502 m 1.621 4 m 12.40 cm 4.30 mm 3.(多选)下列情况会导致出现系统误差的是( ) 刻度尺刻度不均匀 测质量时,天平没有调节水平 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时,遮光片较宽 读数时,对最小分度的后一位进行估读 4.下列关于误差及有效数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误差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误差都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 在有效数字中,3.2 cm、3.20 cm的含义是相同的 1.030有三位有效数字 5.如图所示为一种工程用纤维尺,尺长100 m,最小刻度为1 cm。下面为测量某一建筑物长度时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 60.0 m 60.00 m 60.000 m 60.000 0 m 6.(多选)下列测量值有3位有效数字的是( ) 0.003 m 6.01 kg 2.30 s 4.00×108 m 7.某测量人员以千米为单位记录某次用测距仪测量的结果为5.4 km,若以米为单位,可记录这一结果为( ) 5 400 m 5.4×103 m 5.40×103 m 5.400×103 m 8.一个同学在实验中测得一物体长度为3.67 cm,其真实值为3.65 cm,则该同学在实验中的相对误差约是( ) 3.67 cm 0.544% 0.548% 99.455% 9.(4分)某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应记为_____cm(2分),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为_____位(2分)。 10.(4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球直径的视图,被测量的小球直径为_____mm。 11.(4分)如图是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 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s=_____cm。 12.(8分)任何实验都存在误差,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来源,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减小偶然误差的常用方法是_____(2分)(写出一种方法即可);测量读数时,我们常用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记录测量结果,这种近似数被称为“有效数字”,当3位有效数字12.1 mm被写成为0.012 1 m时,此时的有效数字是_____位(2分);国际比赛用乒乓球和篮球的规格分别为40.0 mm和246.0 mm。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了一只乒乓球的直径和篮球的直径,记录的数值分别为40.1 mm和246.4 mm,则测乒乓球时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为_____(2分),测篮球时的测量值的绝对误差为_____(2分)(绝对误差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相对误差即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常用百分比表示)。 13.(8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教科书的长和宽,多次测量所得平均值分别为 29.55 cm和21.20 cm。若绝对误差都为0.1 mm,求测量的相对误差并指出哪一个相对误差更小。 14.(8分)春天到了,某校园的迎春花开了。小梅想了解迎春花的大体尺寸,她捡了一朵掉落的迎春花进行测量,某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得出两花瓣顶端相隔的距离是多少?测量结果有几位有效数字?估读数字是多少?导致测量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3节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1.A [并不是所有的测量工具都需要估读,游标卡尺就不需要估读,另外,估读的时候,也并不是估读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所以A错误;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无意义的,不同单位表示的含义不同,所以B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计量单位不同时,数字的大小不同,但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所以C正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