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6135

第2章 培优提升三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7326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必修,2019,科版,3份,练习
    培优提升三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选择题1~9题,每小题8分,共72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滴水问题 1.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45 m,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7滴水刚滴下时,第一滴水恰好落到地面上,则第3滴水与第5滴水的高度差为(  ) 5 m 10 m 15 m 20 m 2.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 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满足的条件是( g取10 m/s2)(  ) 普通白炽灯光源即可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约为0.14 s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约为0.16 s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约为0.20 s 题组二 多物体自由落体运动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可看成质点的小钢球用长度为15 m的细线连接,从某高度静止释放,落地的时间差是1 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释放时甲球距地面的高度是(  ) 15 m 20 m 25 m 30 m 4.如图所示,雨天屋檐底的雨滴A自由下落0.2 s时,铜铃边缘上的雨滴B恰开始自由下落,结果雨滴A、B同时落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已知雨滴A、B初始位置的竖直高度差L=1.4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  ) 雨滴A的运动时间为0.6 s 雨滴A到水平桌面的距离为3.2 m 下落过程中雨滴A和B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下落过程中雨滴A和B之间的距离增大 题组三 贯穿问题、多过程问题 5.(2024·广东汕头市高一期末)某款“眼疾手快”玩具用来锻炼人的反应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如图所示,该玩具的圆棒长度L=0.55 m,游戏者将手放在圆棒的正下方,手(视为质点)离圆棒下端的距离h=1.25 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圆棒由静止释放的时刻为0时刻,游戏者能抓住圆棒的时刻可能是(  ) 0.45 s 0.49 s 0.54 s 0.62 s 6.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 m,圆筒高为L2=3.7 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 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g取10 m/s2,则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为(  ) 1 s 0.5 s 0.6 s 0.4 s 7.(2024·福建泉州高一名校联考)距小车右端L=8 m处的水平地面的A点正上方B点有一个小球,如图所示。某时刻使小车以加速度a=0.5 m/s2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时间t后由静止释放小球,A、B间高度差为h=5 m,小车长为s=1 m,忽略小车高度,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要使小球落入小车,t最大取(  ) 1 s 3 s 5 s 6 s 综合提升练 8.一要悬链长8.8 m,竖直悬挂,现悬链从悬挂点处断开,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链下端正下方20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 10 m/s2)(  ) 0.3 s 0.4 s 0.7 s 1.2 s 9.(多选)一矿井深125 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井底(g=10 m/s2),则(  ) 第1个小球落至井底时的速度为50 m/s 第1个小球落至井底时的速度为25 m/s 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0.5 s 第9个小球和第7个小球之间的距离为15 m 10.(12分)如图所示,2020年11月30日,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嫦娥五号着陆的最后过程为缓速下降阶段与自由下落阶段。假设缓速下降阶段的高度是距月球表面32 m到4 m,下降过程可视为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a=3.5 m/s2,在距月面4 m处速度减为0,然后探测器关闭发动机,使探测器做“自由落体运动”,精确落到月球表面的落月点。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取g月=1.6 m/s2。试求探测器: (1)(4分)在速度减为0之后,自由下落阶段的时间t; (2)(4分)缓速下降阶段的初始速度大小v0; (3)(4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