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6255

第四章 微专题七 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规律(课件 学案,共2份)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27854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遗传,必修,2019,苏教版,2份
           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规律 一、通过定义法(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以人类为例) 1.若某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则 基因频率=×100%。 2.若某基因只出现在X染色体上,则基因频率=×100%。 例1 已知人的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在一个有30 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 600人,褐眼的有26 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 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64%和36% B.36%和64% C.50%和50% D.82%和18% 例2 在一次红绿色盲的调查中,共调查男女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有15人,患者有5人,男性患者有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4.5% B.6% C.9% D.7.8% 二、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针对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 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 例3 某小麦种群中TT个体占20%,Tt个体占60%,tt个体占20%,某种病害导致tt个体全部死亡,则病害发生前后该种群中T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50%、50% B.50%、62.5% C.62.5%、50% D.50%、100% 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前提:在理想种群中: (1)种群足够大。 (2)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 (3)没有迁入和迁出。 (4)没有自然选择。 (5)没有基因突变。 2.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设为A、a)时,用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 基因型AA的频率=p2; 基因型Aa的频率=2pq; 基因型aa的频率=q2; (p+q)2=p2+2pq+q2=1。 若已知某种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即可直接开方求出相应基因的频率。如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理想种群中,某种群隐性性状(aa)的频率为0.01,则a基因的频率为=0.1。 3.自交与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分析 (1)某种群的所有个体自交,若没有进行选择,则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会改变,并且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降低,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升高。 (2)某种群的所有个体随机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改变。 例4 (2024·无锡高一期中)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中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的频率是0.36,则(  )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0.4,则表现为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40% 例5 (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一检测)在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足够大,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四、运用男性基因型频率计算该地区X染色体上基因频率 (以红绿色盲为例)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中红绿色盲占x%,则此地区Xb(男性中的=女性中的=人群中的)基因频率也为x%,此地区女性中红绿色盲率则为(x%)2。 例6 与外界隔离的某岛屿上,经调查该地区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个体中白化病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 B.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 C.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 D.女性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