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8059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7952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历史,统编,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KAIYUAN PROSPERITY 唐朝建立 与“贞观之治” 第二课 第二课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何以成就贞观之治 教学重点:唐太宗、武则天在位期间治理国家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知道唐太宗、武则天在位期间的作为;运用“继承与发展”的概念范畴,初步理解唐初统治的主要特点; 归纳出这一时期繁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感悟统治者的言行与决策对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一首隋末民谣说起…… 1. “杨花落”和“李花开”分别指的什么意思? 2. 何谓“桃李子,有天下”? 杨花落,李花开; 桃李子,有天下。 高祖创大唐 杨花落 李花开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一、高祖创大唐 三、武皇续荣光 二、太宗启贞观 目录 contents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壹 高祖创大唐 GAOZU CHUANG DATANG 高祖创大唐 唐高祖如何代隋立唐,统一全国?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17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起兵反隋 李建成、李世民进军关中,占领长安 李渊命李世民削平群雄,基本统一全国 李渊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贰 太宗启贞观 TAIZONG QI ZHEN GUAN 太宗启贞观 初登帝位的唐太宗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玄武门政变,李世民夺得帝位 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太宗启贞观———理现状 唐初的社会状况?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摘自《贞观政要集校》 经济萧条 社会动荡 人口减少 太宗启贞观———择良方 良方一:吸取隋亡历史教训,戒奢从简,勤勉自律,与民休息 往昔初年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逐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太宗启贞观———择良方 良方二: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原太子李建成部下后成为太宗朝一代名相 魏征 原农民起义将领后跟随唐太宗屡立战功 秦叔宝 唐太宗的布衣之交及亲信 长孙无忌 “人物则不私于党, 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 旧唐书 》 房谋杜断 太宗启贞观———择良方 著名谏臣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魏征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太宗启贞观———择良方 良方三: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大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 ”帝曰:“岂过(超过)魏徵,每于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 ”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充数)后宫,安敢不贺 ”太宗乃悦。 ———《资治通鉴》 直言进谏 九五之尊 太宗启贞观———对症下药(改革) 凡遇军国大事......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 ———《大学中国史》 三省六部制有怎样的作用?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皇帝(唐)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帝(隋) 内史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民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规范决策 加强中央集权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执行 对症下药———政治建设 政治 经济 人才 1.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2. 制定法律、减少刑罚 3.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 1. 轻徭薄赋 2. 重视发展生产 1. 采取科举制选拔人才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太宗启贞观———析疗法 VS (贞观初年)茫茫千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