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8061

第6课《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6578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历史,统编,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唐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六课 · 九九八十一难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西游记 唐僧师徒 玄奘西行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六课 ·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隋唐时期 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 理解文化交流对于中华文化发展及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 学习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以及遣唐等基本史实,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教学重点: 一、教学重难点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教学难点: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六课 · 唐 大致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的基本史实,认识盛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结合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盛况出现的原因;感悟文化交流互鉴对古代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出的精神的学习,感悟古人的勤劳与智慧,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培养开阔的胸襟与国际视野。 一、教学目标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六课 ·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壹 盛唐文化:学习力 Tang Dynasty Culture: Learning Ability 唐 求取“真经” “旧译本,凡错误艰涩,不易晓读,或‘中间曾损,多坠全言’”。 ———高华丽《中外翻译简史》 材料二: 僧玄奘,姓陈氏,洛阳偃师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 ———摘编自《旧唐书》 注释: ① 大业:隋炀帝年号 ② 贞观:唐太宗年号 ③ 西域:广义上的西域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此处指的是天竺。 材料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生死大海,谁作舟楫 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摘自《三藏法师传》 唐 2. 自然环境恶劣 1. 路途遥远 3. 内心的孤独与煎熬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 虽时消泮,寻复结冰。 经途险阻,寒风惨烈。 暴风奋发,飞沙雨石。 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摘自《大唐西域记》 唐 坚韧不拔 矢志不渝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三藏法师传》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唐 1. 佛教事业发展 2. 中外文化交流 那烂陀寺 玄奘“取经”的成就如何? 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一: 材料二: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玄奘共带回657部梵文佛经、150粒佛舍利、7尊佛像,玄奘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335卷, 合计1335万字。 ———摘自《三藏法师传》 盛唐文化:传播力 Tang Dynasty Culture: Learning Communication 贰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唐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次数 概况 1 2 3 4 5 6 时,大和上(同“尚”)在扬州大明寺为众(僧)讲律(戒律),荣睿、普照师至大明寺……曰:“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愿和上东游兴化。” ———《唐大和上东征传》 不畏艰难 百折不挠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遭遇台风,在海上漂泊了14天,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754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东渡成功 “是为法事,何须惜命” 唐 鉴真东渡产生了哪些影响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日本唐招提寺 山西佛光寺 文化传播 民族交往 “天平之甍” “于时有敕校正一切经论,往往误字诸本皆同,莫之能正。和尚谙诵,多下雌黄。 ———《续日本纪》 注: ①谙诵:记诵 ②雌黄:黄色颜料,指用笔对黄纸书写的经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