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9336

1.1 种群数量特征(课件 学案 练习,共6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70137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份,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种群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说出种群的概念。2.列举种群的特征,并分析其内在联系。3.学会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一、种群与种群特征 1.种群的概念 (1)概念:生态学上把在_____时间占据_____空间的_____生物的所有个体的集合称为种群。 (2)种群三要素 (3)种群的特点:_____生物个体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具有_____和统一性的群体。 2.种群密度及其常用测定方法 (1)种群密度 ①概念: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②意义:种群密度是种群_____的数量特征。 ③表示方法:种群密度=。 分析:单位面积或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越多,种群密度就_____;种群的个体数量_____,种群密度就_____。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①直接计数法:适用于调查分布范围_____、种群个体数量_____的情况。 ②估算法 (3)样方法 ①概念: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数,再以其平均数估算种群整体数量的方法。 ②适用范围:适用于调查个体_____的植物(如蒲公英)或_____的动物(如蜗牛)的种群密度。 ③操作关键:保证取样的_____性。 ④方法步骤 ⑤注意事项:理论上,布设的样方数量_____,测得种群密度的数值与实际偏差越小。但是,在实践中,取样的样方数量过多会增加实验实施的难度。 (4)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生物: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移动能力较_____的动物个体。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等。 ②前提:被标志个体与未被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③调查步骤: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志后放回_____→一段时间后_____→根据重捕到的个体中_____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 ④计算公式:N(种群个体数量)=×M(被标志个体数量)。 ⑤注意事项 a.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它们产生疾病或被感染等。 b.标志符号不能过分醒目,否则被标志动物可能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 c.标志符号存留时间不短于研究时间。 d.数量变动:在研究期间,没有较多个体的出生和死亡,也没有较多个体的迁入和迁出。 判断正误 (1)同一物种可能包含多个种群,但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 (2)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 (3)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 (4)可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 任务一: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1.为了研究某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研究样地,并设置了不同的样方大小。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确定合适的样方大小。 不同样方大小的种群密度调查 样方大小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样方5 种群密度/(株/m2) 0.3 m×0.3 m 0 0 0 0 0 0 0.6 m×0.6 m 0 0 0 1 0 0.56 1 m×1 m 0 0 1 1 0 0.40 1.5 m×1.5 m 0 1 2 1 0 0.36 2 m×2 m 1 2 4 2 2 0.55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样方大小为_____较为适宜,依据是个体在该样方内的分布相对_____,又可避免_____。 (2)如果所调查物种的个体较大,样方大小应该_____。如果所调查物种的个体数量比较稀疏,样方大小应该_____。 2.某研究小组采用样方法对某区域内的蒲公英种群进行调查。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确定合适的样方数量。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数量(样方:1 m2)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样方5 样方6 样方7 样方8 样方9 样方10 26株 22株 27株 13株 14株 17株 23株 17株 23株 18株 ↓统计不同样方数 不同样方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 统计的样方 前5个 前6个 前7个 前8个 前9个 前10个 平均值/ (株/m2) 20.4 19.8 20.3 19.9 20.2 20 由上述结果可知,选取_____个样方比较合适,依据是_____ _____。 3.计数和确定种群密度 某兴趣小组调查某种双子叶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