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公式p=ρgh,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学会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如潜水服设计、水坝形状等)。 3.激发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科学思维与合作意识。 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与深度、密度的关系)及公式 p=ρgh 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对 “深度 h” 的准确理解及液体压强公式在不规则容器中的灵活运用。 【自主学习】 一、液体压强规律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原理: 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1)液体对 和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 (2) (3) (4)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公式: ①式中ρ液的单位一定要用 ,h的单位要用 ,计算出压强的压强才是 。 ②式中h表示深度,是指 ,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注意:高度是指液体中某一点到底部竖直距离,即高度由下往上量) ③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 和液体的 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 (选填“有”“无”)关。 【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操作1】向甲、乙两图所示的容器中倒水 【现象1】 。 【结论1】 。 【操作2】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观察U形内液柱的变化 【现象2】 。 【结论2】 。 【操作3】探头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观察U形内液柱的变化 【现象3】 。 【结论3】 。 【操作4】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现象4】 。 【结论4】 。 【操作5】改用盐水重复②,③。 【现象5】 。 【结论5】 。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有多大 A.将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 水中,橡皮膜距水面深度是h。向玻璃管中 ,直到橡皮膜 ,此时杯中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力与管中水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 。 B.设水的密度为ρ,玻璃管内横截面积为S,管中水对橡皮膜向下 的压力为F水柱,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强为p。 C.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则有 D.推导: 【归纳整理】 名师点拨 液体压强题型解析 A.液体压强、液体压力问题(遵循液体压强、压力规律) a.一般情况 对液体产生的压强、压力来说,弄清压强的关键。一般先求p液(p液=ρ液gh),然后再求压力F(F=pS)的大小 【例题1】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3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cm2的刚好塞住。则池底受水的压强大小为 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 N。(g取10N/kg) b.特殊情况 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F=G),再用 【例题2】在三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盐水、酒精,容器中液面的高低如右图所示。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 则甲液体是 ,乙液体是 ,丙液体是 。它们对烧杯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B.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压强问题(遵循 压力、压强规律)。 对固体产生的压强、压力,弄清压力的关键一般先分析求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F= ,然后再根据,求出压强的大小。所以,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关(“有”或“无”)。 【例题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重为2N,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容器中装高10cm、重3N的水,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Pa。(ρ水=1.0×103kg/m3,g=10N/kg) 【课堂练习】 1.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B.压力是由物体重力产生,大小总是等于重力 C.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 D.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中的h指待求点在液体中所处的高度 2.如图所示,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当A管竖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