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9515

冀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比例、反比例》(选择题四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28534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选择,学生,讲义,复习,题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正比例的一般表达式:=k(一定)。 3.正比例的图象是经过点(0,0)的一条直线。 1.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反比例的一般表达式:xy=k(一定)。 【考点精讲1】下列选项中,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 B.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 C.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 D.一本书的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 【答案】B 【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据此逐项分析后再进行选择。 【详解】A.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一定),是比值不一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B.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商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C.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乘积一定,所以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D.书的总页数=未读的页数+已读的页数,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 【考点精讲2】铺地面积一定,每块方砖的( )和需要的方砖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A.周长 B.体积 C.面积 【答案】C 【分析】两个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据此解答。 【详解】每块方砖的面积×数量=铺地面积(一定),所以铺地面积一定,每块方砖的面积和需要的方砖的数量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反比例意义以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精讲3】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明明测得一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有如下关系。 物体质量 0 1 2 3 4 5 弹簧长度 10 11 12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质量每增加,弹簧长度增加 B.弹簧原来长 C.挂一个质量为的物体,弹簧伸长 【答案】C 【分析】A.用弹簧长度增加的厘米数除以物体的质量增加的千克数,再判断即可; B.物体质量为0千克时,弹簧长度即为弹簧原来长度; C.用物体质量乘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kg弹簧伸长的长度即可。 【详解】A.(10.5-10)÷(1-0) =0.5÷1 =0.5(cm) 即物体的质量每增加,弹簧长度增加说法正确; B.物体质量为0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0cm,则弹簧原来长度为10cm,说法正确; C.10×0.5=5(cm) 即挂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弹簧伸长5cm,故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对图表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提炼出有用的数据,进行解题。 【考点精讲4】甲、乙是两个成反比例的量,当甲减少20%时,乙( )。 A.增加20% B.减少20% C.增加25% D.减少25% 【答案】C 【分析】甲和乙是两个成反比例的量,那么它们的乘积一定,即符合xy=k(一定),当甲减少20%时,可知乙一定是增加了,又(1-20%)x=x,由于k一定,所以这里的y得变为y,进而确定乙是增加了25%; 【详解】1-20%=,1÷= (5-4)÷4=25%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正反比例意义的运用,解题时要明确成正比例的两个量是比值一定,成反比例的两个量是乘积一定。 一、选择题 1.下面4个关系式中,x和y成反比例的是( )。 A.= B.=2 C.x+y=3 D.x-y=10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正方体的体积和它的棱长成正比例;②如果y=4x(x≠0),那么y和x成正比例;③百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