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9644

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67745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3份,生态系统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2.通过碳循环的过程,概述物质循环的过程。3.分析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和生物富集的过程。4.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是不断循环的 1.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_____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_____,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物质循环的特点 (1)_____:物质循环是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中进行的,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循环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环境与_____之间可以循环往复运动,不会消失。 3.碳循环 (1)概念:_____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称为碳循环。 (2)碳循环的示意图 图中: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3)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还包括水循环、氮循环、磷循环和硫循环等。 判断正误 (1)参与物质循环的对象是含有碳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 (2)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生态系统(  ) (3)沼渣等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 (4)在碳循环中生产者只起固定CO2的作用(  ) (5)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任务一:分析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如图是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_____ _____ (2)大气中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_____,形式是_____。 (3)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分解者的_____、动物和植物的_____、化石燃料的_____,形式是_____。 (4)在生物群落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途径是_____。 (5)全球变暖的原因是_____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_____浓度升高,打破了_____,使温室效应加剧。缓解全球变暖的方法是_____等。  碳循环示意图中各组成成分的判断 (1)图甲———先根据A、B之间为双向箭头且指向B的箭头最多可判断:B为大气中的CO2,A为生产者。再根据A、C的箭头都指向D判断:D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 (2)图乙———根据A、C之间为双向箭头且指向C的箭头最多可判断:A是生产者,C是大气中的CO2。根据A、B、D的箭头都指向E可进一步判断:E是分解者,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说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运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因素 C.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a→d→e D.a和b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呈现富集现象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有害物质循环的概念 指那些对有机体有害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_____或_____的过程。 2.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 (1)_____: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 (2)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_____,最终积累在_____。 3.有害物质循环的实例 (1)生物富集的概念: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如DDT)或重金属(如铅、汞)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远远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生物富集常伴随_____而发生。 (2)DDT的富集 ①两种途径进入生态系统:一是经过植物的茎、叶和根进入植物体,在体内积累起来,再依次被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逐级取食,逐级富集;二是喷洒的DDT落入地面,经过土壤动物(如取食土壤中有机碎片的蚯蚓)和食虫动物(如鸡)而逐级富集。 ②食物链越_____,逐级富集量越大。 (3)汞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