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长江中下游平原 1. 根据地图,认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及其显著的区位优势。(区域认知) 2. 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综合思维) 3. 结合地图,说出长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中的作用。(综合思维) 4. 结合地图,认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特点和城市分布特点。(区域认知) 5. 根据材料,说明上海在全国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作用。(综合思维) 1.下列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为梅雨、伏旱的是( ) A.海河流域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珠江流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小明在去年“十一”黄金周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下面所见所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泛舟京杭运河,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 B.瞻仰黄帝陵,祭拜华夏始祖 C.漫步于精巧别致的苏州园林 D.游览了风光秀丽的杭州西湖 1.D 【详解】海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对较高,6月时冷暖气团势力对比不会形成这样长时间停留的准静止锋,不会出现梅雨天气,伏旱天气一般形成于7、8月份,海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此时正处于雨季,不会出现伏旱,故AB项错误;珠江流域纬度较低,锋面雨带推移到这里的时间较早,一般4、5月份就开始进入雨季,6月时锋面雨带已经向北推移,不会出现因江淮准静止锋带来的梅雨天气,伏旱天气一般形成于7、8月份,珠江流域此时也处于高温多雨时期,也不会出现伏旱,故C项错误;梅雨是由于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每年6月份左右,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锋面长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使得该地区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这就是梅雨天气,只有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这种先梅雨,后伏旱的独特天气现象,故D项正确;故选D。 2.B 【详解】由题目可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可以看到京杭运河,也可以游览秀美的杭州西湖,还能欣赏到精巧别致的苏州园林建筑,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之巅,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故选B。 同城效应是指对在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发生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意思与“同城化”相近,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局势下城市间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必然产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充足的人力资源 B.通江达海的交通 C.雄厚的科技力量 D.丰富的矿产资源 4.上海与苏州的“同城效应”依靠的是( ) A.便利的长江水运 B.高效的机场运行 C.众多的私人汽车 D.使捷的高速铁路和公路 3.D 4.D 【解析】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临江滨海,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雄厚的科技力量,但矿产资源缺乏,D符合题意。故选D。 4.上海与苏州的“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是便捷快速的交通运输,主要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通过快速的交通将城市与城市连接起来,使城市之间的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故选D。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随着城际通道不断丰富优化,各大中心城市间距离大为缩短,“2小时生活圈”让“同城效应”和“双城生活”变为现实。预计到2020年末,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率先建成发达完善的快速铁路网。完成下面小题。 5.异地“同城效应”的实现主要取决于( ) A.优美的自然环境 B.完善的政治制度 C.发达的交通运输 D.改革开放的力度 6.“2小时生活圈”让在上海打工的乐乐去嘉兴买房居住,结束了“房客”的生活。乐乐生活的案例主要反映了( ) A.区域的科技力量雄厚 B.“双城生活”的模式 C.区域最新的时尚方式 D.人们收入的提高 5.C 6.B 【解析】5.根据题干“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随着城际通道不断丰富优化”可知,异地“同城效应”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