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3.7 课题 《老师,您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1 内容 分析 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第五课“老师,您好!”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学校的老师、校工,学会尊敬师长,对师长有礼貌,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规范;引导学生在校园中遇到麻烦要敢于求助,学会求助的方法。 课标 分析 1.政治认同:认识到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石,尊重并感激教师的辛勤付出。 道德素养:培养感恩之心,学会尊重每一位教师,理解并接受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 2.法治观念:了解教师依法执教的权利与义务,懂得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师生关系。 3.健全人格:通过分享与反思,增强自我认知,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 4.责任意识:明确作为学生,尊重教师、配合教学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学情 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人生改变。小学校园的学习环境不同于幼儿园的游戏环境,二者不仅作息时间不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方式也不一样。有些孩子在入学前对小学老师充满敬畏,认为老师是专门教知识的,非常严厉。另外,孩子们与学校里的校工接触得少,对他们了解得也少。因此新入学的学生易与师长形成距离感和陌生感。同时,新入学的学生会发现小学老师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形影不离地照顾自己,在遇到困难时,会感到害怕与无助,并且不知如何向任课老师及以外的师长求助。这些都会给一年级新生带来不适与不安。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校工与自己校园生活的关系,懂得尊敬、感恩,引导学生会向他们求助,愉快、安全地接受“我上小学了”这一事实,积极调整好状态,从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习惯上尽快完成入学适应。 学习 目标 1.熟悉自己所学各学科的老师,愿意和自己的任课老师亲近,喜欢和老师交往。 2.在观察和体验中认识其他教职工,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形成积极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 3. 培养感恩之心,学会尊重每一位教师,理解并接受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 学习 重难点 消除与老师交往的戒备感和羞怯感,通过敢于寻求帮助,获得对师长、校工的亲切感,礼貌且友好地与师长相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感受积极愉快的校园生活。 课前 准备 PPT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课前导入 1.考考你 2025年9月10日,你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 2.教师节 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这一天,是属于老师的节日。 思考与分享 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回答,互相补充 夸夸我的老师 有人说,老师像春风,他温柔且温暖。 有人说,老师像春蚕,他无私且伟大。 活动一:夸一夸 你觉得,老师像什么呢?他们在你的心里是怎样的? 活动二:我的老师 (1)老师像朋友,他会陪伴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游戏、一起吃午饭。 (2)老师像妈妈,她每天都耐心地照顾、教导我们。 欣赏视频:老师啊老师 教师总结:无论大家在心里把老师比作什么,但是都能让人感受到同学们和老师之间温暖的关系,同学们爱着老师们,老师们也同样爱着同学们。 学生们根据文字提示回答问题,并且说一说这位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以及自己和这位老师之间的小故事 预设:学生仅停留在猜出是某位老师的层次上 指导与补救: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回忆与老师之间的相处与印象,激发师生之间的亲近感,促进学生入学后的人及适应。 认识我的老师 活动一:我说你猜 请你描述一名老师,但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让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 (1)他有一头短短的头发,每天都笑眯眯的。他个子很高,很耐心,篮球打得特别好。 (2)她是我们学校最漂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