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课型 课时 序号 内容 分析 《人人爱护公物》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一课,旨在通过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公物的重要性,理解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校园公物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奠定基础。 课标 分析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爱护公物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道德素养:培养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珍惜公共资源的道德品质,树立爱护公物的良好风尚。 法治观念:理解保护公物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增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健全人格: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公共精神,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学情 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尚待加强。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识别常见的公物并描述其现状,但对公物保护的深层意义及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可能认识不足。因此,本课需通过直观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爱护公物的自觉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理解公物的定义和范围 2. 了解爱护公物的意义 3. 掌握爱护公物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判断能力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树立爱护公物的意识 2. 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 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习 重难点 理解保护公物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增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课前 准备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导入新课 1、猜一猜 有面又有口,有脚没有手,书包吃肚内,自己不会走。 打一物品 猜一猜 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的课桌有怎样的故事吗? 鲁迅使用的是一章两抽屉的硬木书桌,桌面右下角有一个“早”字,这是鲁迅当年亲手刻下的。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刻下了这个“早”字,用以自勉。 2、小小思考 鲁迅在桌上刻字是损坏公物的表现吗? 3、什么是“学校公物” 学校公物,就是学校里的公共物品,包括公众的物件、设施或场地等。 4、思 考 你认为这些学校公物是谁的呢? 5、小小提示 学校里的公物是属于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私自占有、破坏它。 6、分组讨论 学校里的公物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呢? 分组讨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学校公物…… 7、小小分享 桌椅门窗等是公共物件…… 消防设施、体育设备等属于公共设施…… 教室、操场、草地等是公共场地…… 8、班级小讨论 大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这么多的学校公物! 你们知道这些公物的作用吗? 9、公物的作用 在学校篮球场打球,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又锻炼了我们的身体。 教室里的电风扇带给我们凉爽。 学校阅览室的图书让我增长了知识。 桌椅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方便。 10、我为学校公物代言 请你选择一个学校里的公物,说一说它的作用,为它代个言吧! 11、小小分享 校内的植物和花朵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未我们带来阴凉。 学校里的植物园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惊奇、还给我们带来了知识。 12、小小提示 学校里的公物作用大,正是有了这些设施设备,我们的学习更加便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思考发言 思考发言 分组讨论 分享发言 观察与发现 让学生初步分清公物与自己的东西 让学生知道学校里的公物是属于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私自占有、破坏它。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身边的公物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里的公物作用大,正是有了这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