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你同行,悦享七彩童年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第六单元 语文 三年级 第二学期 人民教育-出卷网-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童年的水墨画》 第18课 2 《剃头大师》 第19课 3 《肥皂泡》 第20课 4 《我不能失信》 第21课 5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习作 6 《语文园地六》 语文园地 二、单元分析 单元 内容 解析 课标 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二学段有明确要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单元 内容 解析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基于儿童生活,以“多彩童年”为主题,编排的四篇课文分别选自诗歌、小说、散文、故事,全方位展现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动人场景,让学生体验到童年的“千姿百态”。本单元有两个语文要素:一是“运用多种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指向阅读。《童年的水墨画》要求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诗句;《剃头大师》要求学习运用“一边默读一边想”的方法回答问题;《肥皂泡》要求学习运用“在课文中找一找”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语句;《我不能失信》要求尝试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习得的多种理解句子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帮助学生形成能力。二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指向习作。单元文本都与写人有关,反映的是童年生活的一些具体事例,学生正经历、有体验、真感受,写起来得心应手。 单元 内容 解析 学情 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基本掌握写人记事习作的一般方法,本单元要求学生写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练习写人物并要写出特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依托教材的编排设计,引导学生既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的行为来写这个人,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开拓习作思路。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 会认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7个生字,会写41个词语。 2 学会积累好词佳句,背诵《溪边》和3句关于“改过”的名言。 3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并结合阅读体验对方法进行总结。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 能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根据词语想象画面,说出肥皂泡更多美丽的去处。 5 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6 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7 能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8 写一个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并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四、课时作业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作业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词语。 3.找出文中感兴趣的事物,写出喜欢的理由。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识记字音,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 评价主体 学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5分钟 提升性作业 1.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圈出来并改正。捶柳( ) 拔动( ) 疏妆( ) 2.发现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2)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3.理解诗句的意思。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我的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