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开元盛世” 1.时空观念:了解“开元盛世”基本史实。 2.历史解释: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了解盛世出现的原因。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故事以及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感受盛唐气象。 4.家国情怀: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开元盛世”。 盛唐是什么 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足,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昌盛,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开元盛世”,去探究唐朝盛世局面的形成与表现。 梳理盛世局面出现的措施与结果 【任务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唐代诗人杜甫的《忆昔》及其译文,让学生领略开元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丰收景象。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唐玄宗统治前期为什么会出现盛世景象 由此,让学生认识到唐玄宗是在前人功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缔造了大唐的繁荣。 【知识生成】 背景 李隆基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如 和宋璟 治国 措施 政治 抑制权贵,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大力发展 ,兴修水利,整顿漕运,改革税制 文化 注重文教,编修图籍 结果 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库充盈,人口数量增长明显,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出现盛世局面,即 ·知识点拨·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他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年号“天宝”,他任人唯亲,政事荒废,导致了天宝危机的出现。 归纳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任务设计】 首先出示材料:唐玄宗统治前期,农业迅速发展。当时的耕地面积达到850万顷,粮食产量也大大提高,如仅在749年官仓存粮就高达9 600万石。然后设问:唐朝的农业为什么取得如此大的进步 唐朝其他经济部门又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引导学生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知识生成】 农业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 、筒车等重要生产工具 唐朝经济作物尤其是茶叶种植有长足的发展。唐代 盛行 手工 业 纺织 业 种类繁多,丝织工艺水平最为突出。其中, 冠绝全国 陶瓷 业 陶瓷生产技术得以提升。如唐三彩; 的青瓷、邢窑的白瓷;等等 其他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也有发展 商业 国内 国内贸易兴盛,出现了 等大都市;港口城市获得很大发展; 逐渐兴起;商品种类日益丰富 国际 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示归纳】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史料实证:印证唐朝手工业发达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风气开放 艺术价值:唐朝三彩釉陶载乐骆驼俑饱含异域风情,人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识记国际性大都市长安的布局与地位 【任务设计】 借助多媒体投影《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白居易的诗作《登观音台望城》及其译文。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体现的共同信息,如布局工整、街道整齐等。最后,让学生对长安城的构成、各构成部分的用途、长安城历史地位进行简单识记。 【知识生成】 基础 以隋朝 为基础扩建而成,规模宏伟 组成 部分 宫城 皇帝起居和办公的地方 中央官署所在地 外郭城 实行 。坊是居民居住区,市为商品交易区,两者有严格的区分。后来,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逐渐松弛 地位 长安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国际性大都市 【图示归纳】 汉长安城在今天西安市的西北部,唐长安城在西安市中心区的位置。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七年级某班同学以“盛唐气象”为主题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也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感受唐朝社会的状况吧! 任务一 【分析史料,归纳繁荣表现】 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