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1.时空观念:唐朝对外交流的相关史实。 2.史料实证: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历史解释: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分析中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4.唯物史观:多元文明,开放是强国手段。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鉴真、玄奘的事迹,培养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玄奘西行。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我们一起走进《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去探究与唐朝密切交往的国家有哪些,唐朝又是怎样兼收并蓄的。 探究遣隋使、遣唐使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 【任务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开元通宝”和“和同开珎”两种铸币图片。然后设问:这两种货币在形状上有何相似之处 这两种货币的出现在时间上有何区别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以此引导学生对遣唐使来华的目的、对日本的影响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知识生成】 概况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的交流非常频繁 成员 除来华使节外,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代表人物是 效仿唐朝 制度 日本仿照唐朝的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律令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等 建筑 都城 的建造仿照长安城 影响 唐朝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画艺术、建筑技术、社会风俗、佛教等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讲解鉴真东渡的事迹 【任务设计】 利用多媒体投影鉴真塑像,然后讲解鉴真东渡,以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简要概述鉴真东渡日本的事迹,体会唐朝兼收并蓄的特点;等等。 【知识生成】 概况 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抵达日本 贡献 在日本传授 ,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影响 对 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要点归纳】 遣唐使来华和鉴真东渡说明了什么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国家;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很大;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封闭是不可能发展的。 探究唐朝与新罗交往的特点 【知识生成】 (1)政治交往:新罗派遣使臣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其中代表人物是 。 (2)贸易往来: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双方陆上和海上贸易往来都非常活跃。 (3)文化交流: 导航玄奘西行路线 【任务设计】 展示玄奘西行与回程路线图。标注玄奘西行途中的重点路线与地点,引导学生体会路途的艰辛,感悟玄奘的坚强意志。 【知识生成】 时间 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概况 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在当时被认为是佛学最高学府 游学,并在多地讲学,成为佛学大师 贡献 带回并主持翻译了大量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异同比较】 玄奘和鉴真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具有顽强的毅力;都为加强唐朝的睦邻友好关系,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不同点:玄奘西行走陆路,向内输入外来文化;鉴真东渡走水路,向外传播中华文化。“向内”“向外”反映了唐文化兼收并蓄、双向交流的特点。 简述唐朝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任务设计】 通过列表格的方式,简要归纳东罗马帝国与大食同唐朝的交往,了解唐朝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 【知识生成】 (1)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国家 东罗马帝国 大食 交往状况 贞观年间,东罗马帝国的使臣到长安;开元时,东罗马帝国多次派使臣来华 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中国的 通过大食传播到西方 (2)地位:唐朝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往来。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中国人被称为“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唐朝的对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