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4865

3 幸福的家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赣美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219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幸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美版,2025
  • cover
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3 幸福的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幸福的家》这一课题,紧扣学生生活实际,以“家”为主题展开美术创作。教材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家庭场景绘画、温馨的全家福照片等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家人外貌特征、表情神态以及家庭环境布置,激发学生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现自家独特的幸福氛围,既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又为其提供表达情感、发挥创意的平台,让美术创作扎根于生活土壤,助力学生美术素养与情感认知协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物基本绘画方法,掌握简单的构图技巧,以绘画或手工形式大胆描绘自己幸福的家,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家庭温暖,提升对美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激发热爱家人、珍惜家庭生活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用美术语言记录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家人外貌、神态,抓住家人特征进行美术创作。 学会运用简单图形与色彩组合表现家庭场景,传递幸福感受。 四、教学难点 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在作品中自然、生动地展现家人间的情感互动。 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用独特创意呈现个性化的“幸福的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启发法相结合。讲授法用于知识讲解,演示法直观呈现绘画步骤,讨论法促进学生交流分享,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启发法激发学生创意灵感,多法融合,契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助力高效课堂构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前收集一些本班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制作成简单的PPT,课上播放PPT并说道:“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超级温暖的地方,瞧,一张张熟悉的笑脸,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最爱的家。大家快来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家呀?”当学生们兴奋地指出自己家照片后,教师顺势引导:“大家的家看起来都特别幸福,那家里都有谁,他们长什么样,又在做些什么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把这幸福满满的家画下来、做出来,好不好?”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导入,瞬间拉近与学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情境,自然引出本节课创作主题———幸福的家。 (二)观察探究 人物外貌特征观察 教师再次展示几张有代表性的全家福,画面中有不同年龄、性别、发型的家人,放大照片局部,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位爸爸(指着照片),他的脸圆圆的,眉毛浓浓的,眼睛大大的,还戴着一副眼镜。那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的脸是什么形状,眼睛、眉毛、嘴巴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快和身边小伙伴说一说。”学生分组热烈讨论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教师在一旁适当引导补充,如有的学生说妈妈头发长长的卷卷的,教师可以启发:“那这卷卷的头发像不像弯弯的海浪呀,画的时候咱们可以用一些波浪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家人外貌,从熟悉的家人入手降低难度,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绘画需抓住特征,小组讨论与上台分享环节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教师启发则为后续绘画技巧学习做铺垫。 家庭场景观察 切换PPT画面,展示一些包含客厅、卧室、厨房等不同场景的家庭照片,教师描述:“家可不只有家人,还有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看这张照片,客厅里软软的沙发,彩色的电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多温馨。小朋友们,想想自己家里最喜欢的角落,有什么家具、装饰,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鼓励学生举手发言,教师用简笔画快速在黑板记录关键词,如“红色沙发”“绿色植物”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场景细节,拓展创作素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环境能力,为构图布局奠定基础,黑板记录关键词便于学生回顾,强化记忆。 (三)教师示范 绘画步骤示范 教师拿起画笔,边画边讲:“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