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4936

1.3 传统发酵技术和产品(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3492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份,生物技术,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第三节 传统发酵技术和产品 [学习目标] 1.简述传统发酵技术的特点,说出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2.概述微生物发酵的原理。3.尝试制作酸奶、果酒和果醋,说出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优点与不足。 一、制作泡菜和传统发酵技术的本质是微生物的天然发酵 1.制作泡菜 (1)所需菌种:_____等。 (2)方法步骤 2.传统发酵技术的本质是微生物的天然发酵 (1)微生物 ①概念: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各种个体_____、肉眼不易_____、结构相对_____的生物的总称。 ②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 (2)天然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自然条件(包括有氧或无氧环境)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_____或代谢产物的过程。 (3)我国传统发酵技术源远流长 ①酿酒主要是_____参与的发酵过程。 ②在农业上,我们的祖先掌握了制作堆肥和厩肥的技术,他们能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_____转化为简单的、可供植物_____的营养物质。 判断正误 (1)制作泡菜时无须人为添加微生物(  ) (2)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真菌的有氧呼吸(  ) (3)微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 任务一:泡菜制作过程的分析 1.材料装瓶及加入泡菜液为什么不宜过满? _____ _____ 2.整个发酵过程(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中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在不断发生变化,尝试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的变化曲线。 3.如果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造成这个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 _____ 1.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 发酵时期 乳酸菌数量 乳酸含量 初期 少(O2抑制乳酸菌活动) 少 中期 最多(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活动) 增多 后期 减少(乳酸积累,pH下降,抑制乳酸菌活动) 继续增多,最后保持稳定 2.制作泡菜的注意事项 (1)控制严格的无氧条件的措施 ①选择合适的发酵容器,如泡菜坛,这是一种既科学又简单的无氧发酵容器(如图)。 ②水煮沸后冷却待用。 ③装坛时压实,使泡菜液没过全部菜料。 ④泡菜坛用水封口不让空气进入,创造一个封闭无氧的环境,发酵期间不宜开盖,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向水槽中补充水。 (2)控制适宜的发酵温度:温度过高易导致杂菌滋生;温度过低不利于乳酸发酵,会使发酵时间延长。 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不易看见,结构相对简单 B.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病毒也属于微生物 D.天然发酵均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2.(多选)某同学尝试自己制作酸菜,制作时向酸菜坛中加入了一些“陈酸菜水”,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进行腌制,并在不同的腌制时间测定了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陈酸菜水”的目的是提供醋酸菌 B.酸菜“咸而酸”是食盐和乳酸所致 C.制作酸菜时,乳酸菌繁殖会导致坛内长出一层菌膜 D.不同的腌制时间,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相同 二、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食品 1.传统发酵 (1)概念:利用天然微生物的_____制造或生产_____的过程。 (2)生产的食品:酒、酱油、醋、奶酪、酸奶等。 2.果酒的制作 (1)主要过程 清洗→_____→酒精发酵→_____(后发酵)。 (2)发酵菌种 ①菌种:_____。 ②代谢类型:异养_____型。 (3)制作原理 条件 反应简式 目的 有氧 大量繁殖新个体 无氧 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3.果醋的制作 (1)发酵菌种 ①菌种:_____。 ②代谢类型:_____型。 (2)制作原理 ①原理:在_____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酒精氧化为醋酸。 ②反应式:_____。 4.水果的发酵加工———制作果酒和果醋 5.酸奶的制作 (1)发酵菌种:_____。 (2)制作酸奶 ①实验目的:学习制作酸奶,感悟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②实验原理: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接入一定量的菌种或市售酸奶(其中含有乳酸菌)。随着乳酸菌在牛奶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