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4·安徽合肥期末)1950年,巴金追忆某历史事件道:一年前的今天……我从天安门回到了宿舍,听着远远近近的锣鼓声,我兴奋得不能合眼……我们怀着快乐的、感激的心来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该历史事件标志着 ( )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的实现 C.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国在西藏的边境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材料说明西藏和平解放有利于 ( ) A.促进民族团结 B.西藏文化建设 C.维护国家安全 D.密切各地交流 3.“中国人缺乏坦克、空中支援和重型火炮,取而代之,他们利用突然的奇袭来战胜美国人。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显示出非凡的能力,他们能够在丝毫不被敌军察觉的情况下,让数量庞大的部队利用夜间行军穿越种种艰险的地形。”材料体现了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是 ( ) A.先进的武器装备 B.高超的指挥艺术 C.人民群众的支持 D.美军战斗力低下 4.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讲话中强调:“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材料意在强调影响这场战争形势的因素是 ( ) A.武器装备 B.历时时长 C.参战人数 D.战斗意志 5.(2024·河南驻马店期末)1950年的土地改革,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这一调整有利于 ( ) A.打破经济封锁 B.巩固新生政权 C.维护民族团结 D.达到共同富裕 6.《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指出:为适合工业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把原有工业基地和新工业基地连接起来,五年内关于铁路的建设也作了相应的部署。这反映了“一五”计划 (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交通运输建设配合工业建设 C.从1955年开始执行 D.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7.1954年,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轴承厂等企业相继开工建设,建设大军立志要在洛阳这块土地上描绘出最新、最好的社会主义新蓝图。这说明 ( ) A.土地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 B.“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C.抗美援朝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农业合作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8.下图所示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参加选举去!》,画中工人拿着自己的选票,准备去投票现场。该年画表明此时期 ( ) A.工人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 B.工人开展工业建设的场景 C.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确立 D.生产变革带来了巨大变化 9.(史料实证)1954年12月,文登专区2 30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庄稼普遍获得丰收,有157个社增产40%至60%,1536个社增产20%以上,557个社增产10%以上。这种状况 ( ) A.显示出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B.表明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C.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状况 D.鼓舞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10.下图所示为南京新民化工厂的广告。据此可知,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1.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倡议。同年4—5月,刘少奇带领工作组,到湖南进行了长达40多天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对经济困难形势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党和国家领导人此举旨在 ( ) A.反思“大跃进”运动的弊端 B.落实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C.从根本上杜绝“左”的错误 D.扭转国民经济的落后局面 12.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回忆道:“他们撕字画,砸古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玩意儿’。”这说明“文化大革命” ( ) A.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B.严重践踏民主法制 C.破坏历史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